张家界历史上的地震有哪些,历史上有地震吗?地震历史记录

一、张家界历史上的地震有哪些湖南不是一个多震地区 。
1972年,湖南开始对地震进行定量观测 。在此之前的2000多年时间里,湖南地震记载不多,烈度也不大 。
1631年,崇祯四年,常德发生了湖南有史料记载以来的最大地震 。这场震级约为7级的地震,不仅波及湖南33个州县,湖北、四川、江西、贵州、安徽等地也有波及 。余震竟然持续数年,在湖南历史上实属罕见 。
此后,湖南的地震多是小打小闹 。1931年,湖南大公报在最后一版《小新闻》栏目,报道了湘乡地震,这场民国湖南的最大地震,只有短短不到200字 。地震破坏力不强,媒体当然也不重视 。大地震一直是湖南的小概率事件,天佑湖南 。
洞庭湖区是多地震区
湖南第一次地震发生在什么时候已无法考证 。
我们翻开《常宁县志》,上面有一段这样的文字:"周鲁襄公十六年(春秋时期,公元前557年)甲子地震",这是湖南文献中对地震的最早记录 。然而经过专家考证,这本《常宁县志》刊于雍正时期,关于地震的记载是抄《史记》的内容,发生地点应该在鲁国,而不是湖南 。东汉以前,几乎所有关于湖南地震的记载都是牵强附会 。
东汉末年开始,地震有了较确实的记录:公元3世纪和4世纪,湖南地震各有两次,5世纪没有记载,6世纪有一次,7世纪没有,8世纪有一次,9世纪有一次,10世纪没有,11世纪有一次,12世纪没有,13世纪有一次 。1000年的时间里,文献上记录的湖南地震只有寥寥9次 。如果采用技术手段对湖南进行地质分析,地震次数将有所增加 。2004年湖南省政府新址土方工程剖面的古地震遗迹,专家经过地质分析得出结论,长沙曾有过至少两次强度在7.0以上的地震活动,这在文献中并未记载 。
明清时期,文献记载的地震次数明显增加 。之所以会增加,不是地震突然滚滚而来,而是之前对地震的记载有大量遗漏 。明清时期,史料记载更加详细和权威 。1500年以后,我国史料记载的较大地震才是基本可靠的 。
1449年9月1日,湖南宜章发生地震,"三日泉水流出尽赤",这是明代对于湖南地震最早的记录 。
从1449年到1630年,这180年里,有49年发生了地震,平均每三年半有一次 。27个县有地震记录:其中地震五次者有岳阳、沅江、衡阳三县;地震三次者有临湘、浏阳、常德、汉寿、益阳、宁乡、湘乡、新宁、安化九县;地震两次者有靖州、安乡、永定、常宁等县 。数据可以看出,洞庭湖区的常德、汉寿、沅江、澧县、安乡、岳阳、临湘已形成一个多地震区,几次4级以上地震,多发生在洞庭湖滨湖各县 。除了湖区,邵阳、新化、新宁、安化等县又是一个小地震区 。
1556年1月23日,中国山陕大地震,至少82万人被压死 。山陕大地震震级为8级,以山西、陕西和河南为核心,波及到了湖南 。临湘、澧县、平江、安乡、浏阳发生地震,房屋震塌,压死人畜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