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水流年沧笙踏歌”是哪首诗( 四 )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 , 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 。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 , 写景逼真传神 , 词风“清丽婉约 , 哀感顽艳 , 格高韵远 , 独具特色“ 。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
纳兰性德词作现存348首(一说342首) , 内容涉及爱情友谊、边塞江南、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 , 写景状物关于水、荷尤多,尽管以作者的身份经历 , 他的词作数量不多 , 眼界也并不算开阔 , 但是由于诗缘情而旖旎 , 而纳兰性德是极为性情中人 , 因而他的词作尽出佳品 , 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 。
《纳兰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声誉 , 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之地 。纵观纳兰性德的词风 , 清新隽秀、哀感顽艳 , 颇近南唐后主 。而他本人也十分欣赏李煜 , 他曾说:“花间之词如古玉器 , 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贵重 , 李后主兼而有其美 , 更饶烟水迷离之致 。”此外 , 他的词也受《花间集》和晏几道的影响 。
3、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 [1] , 字公度 , 别号人境庐主人 , 清朝诗人 , 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 。
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 , 1876年中举人 , 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 , 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 , 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 。
工诗 , 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 , 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 。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
黄遵宪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诗界革命的最早倡导者 。由客家商民而上升到官宦的家庭带有的平民气息和现实精神影响着黄遵宪 , 他从中年以后又亲身经历了戊戌前后一系列的政治风浪 , 这在他心中掀起了轩然巨波 。
所有这些 , 为他提供了创作新意境、新风格、表现新事物的“新派诗”的很好的生活基础和思想感情基础 。
他忠实地表现了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先进的知识分子的爱国热忱、痛苦矛盾、理想追求 , 忠实记录了中国在那个历史新阶段的许多震撼人心的事件 , 构成他的诗作的新内容的两个重要因素是题材新颖、主题新颖 。
表现了新时代的生活 , 新时代的要求 , 新时代的文化风貌、政治风云 , 反映了近百年来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渗透着现实主义精神 , 贯穿着反帝爱国图新的精神 。
黄遵宪的诗歌基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 同时也带有浪漫主义的瑰丽色彩 , 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诗界革命奠定了重要基础 。他以“旧风格含新意境”为追求目标 , 努力要使我国古典诗歌的旧传统、旧风格与新时代、新内容所要求的新意境、新风格能够和谐地统一起来 。
运用现实主义方法 , 反映近代史上的重大事变 , 特别是反映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因而有“诗史”之称 。他的诗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封建专制主义、封建学术文化和旧礼教的批判精神 。
还利用诗歌直接为改良主义运动服务 , 宣传改良主义思想 , 宣传外国的科学文明 。他的创作基本上实践了他的理论 , 取得了成功 , 以其富有独创性的艺术在近代诗坛大放异彩
4、谭嗣同(1865.3.10—1898.9.28) , 男 , 字复生 , 号壮飞 , 湖南浏阳人 , 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 , 维新派人士 。其所著的《仁学》 , 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 , 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1]
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 , 主办《湘报》 , 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 , 宣传变法维新 , 推行新政 。[2]
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 , 失败后被杀 , 年仅33岁 , 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
谭嗣同代表著有:《仁学》、《寥天一阁文》、《莽苍苍斋诗》、《远遗堂集外文》等 , 后人将其著作编为《谭嗣同全集》
- 指尖荒凉流年碎
- 聪明却孤单的孩子:利用“执行功能训练”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读后
- 如果人生只剩三个月
- 待老
- 王长杰医生提醒治疗子宫腺肌症要纠正“宁可用激素,也不喝这个中
- 子宫腺肌症病人为何会有“不到长城非好汉,不试中药心不死”这想
- 无法选择的“人生剧本”
- “大无畏者”恶作剧
- 不同凡响的“御者”
- 赚“以后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