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师德师风建设情况自查报告如何写?( 二 )


学术报告活动 。聘请市内外、省内外知名的教育专家、师德师风研究学者举行专题学术报告 。讲解加强师德修养的重要性、必要性及途径与方式,使幼儿教师在师德教育中受到启发 。
师德师风研讨活动 。在活动中,将幼儿教师、家长代表召集在一起,还可请有关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参加,大家一起研讨在新形势下师德教育的客观规律、重要内容及方法,营造师德建设环境 。
文艺联欢活动 。每年组织以师德师风建设为主题的文艺联欢会,通过教师自编自演自导文艺节目,把身边的典型借助文艺表演的形式加以褒扬和宣传,高奏师德之歌 。
四、加强监督,完善有效的考核机制 。
师德建设既要有自律又要有他律,自律和他律结合,行政监督与社会监督结合,才能不断提高 。因此必须建立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师德监督机制 。
首先,幼儿园必须建立内部师德考核机制,建立教师个人师德师风档案,将教师敬业爱生、为人师表等方面作为教师日常工作考核内容之一,教师的职称评定、职务评聘、工资晋升、评选先进,都将良好师德列为条件之一 。每学期末,填写《教师师德师风情况评估表》,对自己的师德师风状况写出“自查报告”进行小结,并由教职工大会对其师德师风状况进行民主测评,划出等次,督促教师自查、自纠、自省 。
其次,幼儿园要听取家长意见,向家长公布教师师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日常行为规范与准则,设立家长接待日、家长信箱,向家长发放教师师德问卷调查表、征询表,公开幼儿园、教育局监督电话,鼓励家长对教师评头论足,并将他们的意见作为教师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
第三,幼儿园还要听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定期召开座谈会,公开教师师德承诺,广泛征求对幼儿园发展与师德师风的意见和建议,让社会参与教师考核,加强他律行为,使师德师风建设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
五、真抓实干,探索可操作的的教育模式 。
学校是师德建设的主基地,各幼儿园在开展师德建设过程中,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抓细抓实,目标具体,要求明确,由浅入深,分步实施,建立师德建设教育模式 。
第一,向教师提出“一学、二全、三和、四心”的教育目标 。“一学”:学习先进教师的敬业爱业精神 。“二全”:全心全意为幼儿、为家长服务 。“三和”:对幼儿和蔼可亲,对家长和气有礼,对同事和睦互助 。“四心”:对幼儿做到爱心、耐心、细心、关心 。爱心——热爱每一位幼儿;耐心——坚持一个观点,即没有教不好的幼儿;细心——细心捕捉教育契机;关心——精心照料每一个幼儿 。
第二,要求教师做到“三个贴近”:即幼儿活动时教师以朋友的身份参与活动,贴近幼儿,是他们的亲密伙伴;幼儿做错事时,教师要以理服人,贴近幼儿,是他们喜欢的妈妈;幼儿有要求时,教师要用一颗童心去理解,贴近幼儿,是他们最好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