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新月派、现代派诗歌、京派小说、周作人、巴金、朦胧诗( 九 )


她被称为20世纪中国文坛上全能式作家 。
代表作——周总理,你在哪里 如下:
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
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
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
――你的人民想念你!
我们对着高山喊:
周总理――
山谷回音: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革命征途千万里,
他大步前进不停息 。”
我们对着大地喊:
周总理――
大地轰鸣: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你不见那沉甸甸的谷穗上,
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
我们对着森林喊:
周总理――
松涛阵阵: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宿营地去上篝火红呵,
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 。”
我们对着大海喊:
周总理――
海浪声声: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你不见海防战士身上,
他亲手给披的大衣……”
我们找遍整个世界,
呵,总理,
你在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
辽阔大地
到处是你深深的足迹 。
我们回到祖国的心脏,
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
周―总―理―
广场回答:
“呵,轻些呵,轻些,
他正在中南海接见外宾,
他正在政治局出席会议……”
总理呵,我们的好总理!
你就在这里呵,就在这里 。
――在这里,在这里,
在这里……
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在一起,在一起,
在一起……
你永远居住在太阳升起的地方,
你永远居住在人民心里 。
你的人民世世代代想念你!
想念你呵>想念你>
想>念>你……
萧红(1911年6月2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人,原名张柾莹,笔名有悄吟、玲玲、田娣 。
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 。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 。她的作品虽没有直接描述她的经历,却使她在女性觉悟的基础上加上一层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 。她把“人类的愚昧”和“改造国民的灵魂”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她是在“对传统意识和文化心态的无情解剖中,向着民主精神与个性意识发出深情的呼唤” 。萧红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应该说直接影响其命运并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的是萧军的出现,并走进了她的生活 。
萧红叫萧军“三郎”,“郎华”是萧军的另一个笔名 。
她因为识文断字,所以移了性情,竟抗婚出走,一手砸碎旧婚姻的枷锁,然后一头撞进新情感的桎梏 。她邂逅的如意郎君,我小时候看的报告文学,说正是她抗婚的对象,不知是否以讹传讹 。总之,在出走的路上,她被爱情的蜜汤灌昏了心,在哈尔滨的一家旅馆里同居了很久,以致怀着身孕,被以回家取钱为由的情郎抛弃在旅馆抵债,奄奄一息 。
所幸,她是个文学女青年,文学救人的道路看来是行得通的 。她写信给当地报馆求助 。血气方刚的三郎受命“采访” 。在三郎眼里,这个受难的姑娘是极其美丽的,像她的小诗一样清新动人:“那边清溪唱着,这边树叶绿了,姑娘啊!春天到了 。”在洪水袭来的黑夜,旅馆倾颓的前一刻,三郎趁乱救出了悄吟 。他们决定用一个相同的姓,她用火烧云的颜色做自己的名字,他原本有些武术功底,又有满腔报国的慷慨,以“军”为名 。不过,这只是我的揣测 。如果故事到此结束,倒可以用“他们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煞尾 。
可惜那不是童话故事,也不能到此结束 。死里逃生,不过是从一个旅馆逃到另一个旅馆 。他们只能暂时栖身在欧罗巴旅馆 。因为没有钱,店老板抽走了雪白的被褥床垫,他们躺在光秃秃的棕板上,睡眠还可以将就,可是咕咕作响的肚子不能将就,每天早晨挂在对面房门上的大列巴比情人的密语还诱人 。不知道苦捱过了多久,他们终于可以吃饱饭了,不是靠萧军作武术家教来糊口,而是二萧联袂,执笔闯天下 。
正是萧军,给了萧红以做人的尊严,生存下去的勇气,开创新生活的希望;而且,萧军身体力行,冒严寒,忍饥饿,外出四处打工授课,养活了产后在家待业的萧红;正是萧军最早看出了萧红潜在的才华(这也是他与萧红结合的前提),并且不断给萧红以鼓励和几近手把手地扶持,才得以使萧红的初作——短篇小说《王阿嫂的死》发表在《国际协报》上,从而使萧红迈入了文坛的门坎……正是萧军率先提议,并且亲自执笔写信给鲁迅先生取得联系,将萧红的成名作《生死场》呈到了鲁迅先生的案头上,使得萧红得以与萧军并驾齐驱蜚声国内外文坛 。在这部被鲁迅赞誉为“力透纸背”的作品中,其中一些至关重要震撼人心、充满着强烈反满抗日情调的灵与肉、血与火搏击的活生生的场面,都是在萧军的提示下完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