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小松的主题

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①深草里 , 
而今渐觉出蓬蒿② 。
时人不识凌云木 , 
直待③凌云④始道⑤高 。
①刺头:指长满松针的小松树 。② 蓬蒿:两种野草 。③ 直待:直等到 。④ 凌云:高耸入云 。⑤始道:才说 。
译文: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 , 埋没看不出来 , 到现在才发现已经比那些野草(蓬蒿)高出了许多 。那些人当时不识得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 , 直到它高耸入云 , 人们才说它高 。
诗人背景
杜荀鹤出身寒微 , 虽然年青时就才华毕露 , 但由于“帝里无相识”(《辞九江李郎中入关》) , 以至屡试不中 , 报国无门 , 一生潦倒 。埋没深草里的“小松” , 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
这首小诗借松写人 , 托物讽喻 , 寓意深长 。松 , 树木中的英雄、勇士 。数九寒天 , 百草枯萎 , 万木凋零 , 而它却苍翠凌云 , 顶风抗雪 , 泰然自若 。然而凌云巨松是由刚出土的小松成长起来的 。小松虽小 , 即已显露出必将“凌云”的苗头 。《小松》前两句 , 生动地刻画出这一特点 。“自小刺头深草里”——小松刚出土 , 的确小得可怜 , 路边野草都比它高 , 以至被掩没在“深草里” 。但它虽小而并不弱 , 在“深草”的包围中 , 它不低头 , 而是“刺头”——那长满松针的头 , 又直又硬 , 一个劲地向上冲刺 , 锐不可当 。那些弱不禁风的小草是不能和它相匹敌的 。“刺头”的“刺” , 一字千钧 , 不但准确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点 , 而且把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 , 活脱脱地勾画出来了 。一个“刺”字 , 显示出小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的“小” , 只是暂时的 , 相对的 , 随着时间的推进 , 它必然由小转大 。不是么?——“而今渐觉出蓬蒿 。”蓬蒿 , 即蓬草、蒿草 , 草类中长得较高者 。小松原先被百草踩在脚底下 , 可现在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其他的草当然更不在话下 。这个“出”字用得精当 , 不仅显示了小松由小转大、发展变化的情景 , 而且在结构上也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出”是“刺”的必然结果 , 也是未来“凌云”的先兆 。事物发展总是循序渐进 , 不可能一步登天 , 故小松从“刺头深草里”到“出蓬蒿” , 只能“渐觉” 。“渐觉”说得既有分寸 , 又很含蓄 。是谁“渐觉”的呢?只有关心、爱护小松的人 , 时时观察、比较 , 才能“渐觉”;至于那些不关心小松成长的人 , 视而不见 , 哪能谈得上“渐觉”呢?故作者笔锋一转 , 发出深深的慨叹:“时人不识凌云木 , 直待凌云始道高 。”这里连说两个“凌云” , 前一个指小松 , 后一个指大松 。大松“凌云” , 已成事实 , 称赞它高 , 并不说明有眼力 , 也无多大意义 。小松尚幼小 , 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 , 如能识别出它就是“凌云木” , 而加以爱护、培养 , 那才是有识见 , 才有意义 。然而时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这个“识”字 , 故诗人感叹道:眼光短浅的“时人” , 是不会把小松看成是栋梁之材的 , 有多少小松 , 由于“时人不识” , 而被摧残、被砍杀啊!这些小松 , 和韩愈笔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千里马 , 不是遭到同样悲惨的命运吗?
读诗 , 一定要知人论世哦!
关于离别为主题的诗词柳永-雨霖铃[词]: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对酒寂不语 , 怅然悲送君 。
明时未得用 , 白首徒攻文 。
泽国从一官 , 沧波几千里 。
群公满天阙 , 独去过淮水 。
旧家富春渚 , 尝忆卧江楼 。
自闻君欲行 , 频望南徐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