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我几个在高考中出现的苏轼诗词鉴赏题( 二 )


下片写这个少女梦醒来以后,尽情地领略和享受初夏时节的自然风光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又是另一番园池夏景 。小荷初长成,小而娇嫩,一阵细雨过去,轻风把荷叶翻转;石榴花色本鲜红,经雨一洗,更是红得像火焰 。这生机,这秀色,大概使这位少女陶醉了,于是出现了又一个生动的场面:“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这位女主人公索性端著漂亮的瓷盆到清池边玩水 。水花散溅到荷叶上,像珍珠那样圆润晶亮 。可以想见,此时此刻这位少女的心情也恰如这飞珠溅玉的水花一样,喜悦,兴奋,不能自持 。
在苏轼之前,写女性的闺情词,总离不开相思、孤闷、疏慵、倦怠、种种弱质愁情,可是苏轼在这里写的闺情却不是这样 。女主人公单纯、天真、无忧无虑,不害单相思,困了就睡,醒了就去贪赏风景,拨弄清泉 。她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愿把自已融化在大自然的美色之中 。这是一种健康的女性美,与初夏的勃勃生机构成一种和谐的情调 。苏轼的此种词作,无疑给词坛,尤其是给闺情词,注入了一股甜美的清泉 。
描写是这首词的主要表现方法 。它注意景物的描写、环境描写与人物描写的交叉运用,从而获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上片由绿槐、高柳、鸣蝉、南风等景物描写与碧纱窗、香烟、棋声等环境描写,以及午梦初醒的人物描写共同构成一幅有声有色的初夏闺情图 。下片又以微雨、小荷、榴花等景物描写与洗弄清泉的人物描写结合,构成一幅活泼自然的庭园野趣图,女主人公的形象卓立其间 。同时他还注意了动态描写,且不说“棋声惊昼眠”、“玉盆纤手弄清泉”的人物活动,就是景物也呈现出某种动感 。小荷为微雨而翻动,可以想见它的迎风摇曳之姿 。榴花本是静物,但用了一个“燃”字,又使它仿佛动了起来 。这些动态描写对活跃气氛,丰富画面无疑起了有益的作用 。
苏轼的词在2007年通吃10省高考题,所以在08和09的时候会少些,08年我找过了,没有苏轼的,多为李白的~~~~~~~~~好累~~~~~~~
全城高考出现的古诗词李白《将进酒》:人生得意需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李商隐《题鹅》:眠沙卧水自成群,曲岸残阳极浦云
陶渊明《归去来兮》: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纳兰容若《忆江南 宿双林禅院有感》:心灰尽,有发未全僧 。风雨消磨生死别,似曾相识只孤檠,情在不能醒 。摇落后,清吹那堪听 。淅沥暗飘金井叶,乍闻风定又钟声,薄福荐倾城 。
柳永《凤栖梧》: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求采纳!看在我捣鼓了这么久的分上~
请大家帮我找找近几年高考中出现的成语还有诗词 。始作俑者,首当其冲,炙手可热,目不窥园,危言危行,河清海晏,韬光养晦,明日黄花......
成语最主要的还是要靠平时积累.
诗词就太多了,一般是一句课外的,其余的都是课内的,总之,还是要靠积累,只要下了真工夫,这两个版块还不是小菜.
2012高考全国卷必背古诗词有哪些 篇目里经常出现的有哪些%>_<%求高考古诗文背诵篇目(64篇):
1.《论语》
2.《鱼我所欲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4.《曹刿论战》 左传
5.《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6.《前出师表》 诸葛亮
7.《桃花源记》 陶渊明
8.《三峡》 郦道元
9.《马说》 韩愈
10.《陋室铭》 刘禹锡
11.《小石潭记》 柳宗元
12.《岳阳楼记》 范仲淹
13.《醉翁亭记》 欧阳修
14.《爱莲说》 周敦颐
15.《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16.《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17、《关睢》 诗经
18.《蒹葭》 诗经19.《观沧海》 曹操
20.《饮酒》 陶渊明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22.《次北固山下》王湾
23.《使至塞上》 王维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25.《行路难》 李白
26.《望岳》杜甫
27.《春望》 杜甫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岑参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32.《观刈麦》 白居易
33.《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34.《雁门太守行》 李贺
35.《赤壁》 杜牧
36.《泊秦淮》 杜牧
37.《夜雨寄北》 李商隐
38.《无题》 李商隐
39.《相间欢》 李虞
40.《渔家傲》 范仲淹
41.《浣溪沙》 晏殊
42.《登飞来峰》 王安石
4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