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诗的作者是“司马懿”

司马懿的诗歌流传至今的只有一首 。
辽东征歌
三国:司马懿
天地开辟 , 日月重光 。
遭遇际会 , 毕力遐方 。
将扫群秽 , 还过故乡 。
肃清万里 , 总齐八荒 。
告成归老 , 待罪武阳 。
译文:天地开辟啊曹魏代汉 , 如同日月重新放射出光芒 。皇上赐给我绝佳的机会啊 , 让我仗剑讨伐远方 。横扫叛贼公孙渊 , 路过我可爱的家乡 。
铲除疆域中的一切敌人 , 还遭受生灵涂炭的百姓以稳定和安宁 。大功告成我将请辞告老 , 听候皇上发落 , 让我在舞阳颐养 。
哪些诗的作者是“司马懿”

扩展资料
这首诗歌的写作背景却是在景初二年 , 他60岁的时候 , 远征辽东公孙渊之前 , 当时的皇帝魏明帝亲自送他远征 。
并且诏令他的弟弟司马孚和他的儿子司马师一起护送他 , 回到自己的家乡温县 , 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焦作市 。因为在家乡看到父老乡亲 , 许久没有谋面 , 有感而发写成此诗 。
从这首诗歌可以大概的推测一下他远征之前的心境 。当年的魏明帝想要远征辽东公孙渊 , 但是在朝廷内外还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 。
于是魏帝就召唤司马懿来商议此事 。根据《资治通鉴》记载 , 远征辽东路途长达四千里 , 大家都担心派遣的四万精兵会供给不足 。
魏帝曹什么妍唱的乾隆这首诗请问在诗中将司马昭比喻为什么动憎恨司马昭专横的魏帝曹髦吟唱了(潜龙)这首诗诗词中将自己比喻为不能飞的龙请问在诗中将司马昭比喻为什么动物?泥鳅与鳗鱼
司马懿写过哪些诗司马懿为人“内忌而外宽 , 猜忌多权变”(《晋书·宣帝纪》) , 曹操知其“有雄豪志”(《晋书·宣帝纪》)
晋明帝时 , 王导侍坐 , 晋明帝问起晋前世得天下的具体情形 , 王导不加隐饰地叙述了司马懿创业时的业绩和种种猜忍手段 , 又说起司马昭在高贵乡公时的所作所为 , 晋明帝大惭 , 把脸埋覆在床上说:“若如公言 , 晋祚复安得长远”(《晋书·宣帝纪》)!这是古代贬低司马氏虚假言论 , 在两晋时期有严格的避讳礼节 , 甚至不在儿子面前说他先人的名讳 , 裴松之在诸葛亮传中评论:“显彰宣帝之短 , 对子毁父 , 理所不容 。”王导是君子 , 会劝导晋明帝效仿先人的仁义 , 他谈论司马懿父子的过错是不可能的 , 况且司马懿父子在曹爽、高贵乡公事件中没有罪过 。
唐太宗李世民曾为《晋书·宣帝纪》作史论 , 指出了司马懿在性格、军事、政治等多方面的矛盾或曰不平衡 。原文如下:夫天地之大 , 黎元为本 。邦国之贵 , 元首为先 。治乱无常 , 兴亡有运 。是故五帝之上 , 居万乘以为忧;三王已来 , 处其忧而为乐 。竞智力 , 争利害 , 大小相吞 , 强弱相袭 。逮乎魏室 , 三方鼎峙 , 干戈不息 , 氛雾交飞 。宣皇以天挺之姿 , 应期佐命 , 文以缵治 , 武以棱威 。用人如在己 , 求贤若不及;情深阻而莫测 , 性宽绰而能容 , 和光同尘 , 与时舒卷 , 戢鳞潜翼 , 思属风云 。饰忠于已诈之心 , 延安于将危之命 。观其雄略内断 , 英猷外决 , 殄公孙于百日 , 擒孟达于盈旬 , 自以兵动若神 , 谋无再计矣 。既而拥众西举 , 与诸葛相持 。抑其甲兵 , 本无斗志 , 遗其巾帼 , 方发愤心 。杖节当门 , 雄图顿屈 , 请战千里 , 诈欲示威 。且秦蜀之人 , 勇懦非敌 , 夷险之路 , 劳逸不同 , 以此争功 , 其利可见 。而返闭军固垒 , 莫敢争锋 , 生怯实而未前 , 死疑虚而犹遁 , 良将之道 , 失在斯乎!文帝之世 , 辅翼权重 , 许昌同萧何之委 , 崇华甚霍光之寄 。当谓竭诚尽节 , 伊傅可齐 。及明帝将终 , 栋梁是属 , 受遗二主 , 佐命三朝 , 既承忍死之托 , 曾无殉生之报 。天子在外 , 内起甲兵 , 陵土未乾 , 遽相诛戮 , 贞臣之体 , 宁若此乎!尽善之方 , 以斯为惑 。夫征讨之策 , 岂东智而西愚?辅佐之心 , 何前忠而后乱?故晋明掩面 , 耻欺伪以成功;石勒肆言 , 笑奸回以定业 。古人有云:“积善三年 , 知之者少 , 为恶一日 , 闻于天下 。”可不谓然乎!虽自隐过当年 , 而终见嗤后代 。亦犹窃钟掩耳 , 以众人为不闻;锐意盗金 , 谓市中为莫睹 。故知贪于近者则遗远 , 溺于利者则伤名;若不损己以益人 , 则当祸人而福己 。顺理而举易为力 , 背时而动难为功 。况以未成之晋基 , 逼有余之魏祚?虽复道格区宇 , 德被苍生 , 而天未启时 , 宝位犹阻 , 非可以智竞 , 不可以力争 , 虽则庆流后昆 , 而身终于北面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