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赏析及古诗( 四 )


这首小令是词人李清照的早期作品,一共六句话,却似一幅图 。内容曲折而含蓄,语言深美而自然,笔调跌宕而有致 。
写景:“雨疏风骤”,雨小而风急;写人:“浓睡”、“残酒”,睡得香甜而残醉未醒;写花:“绿肥红瘦”,绿代指叶,红代指花,暮春时节,叶儿茂盛了,花儿稀少了;如此精心刻意地选择对立统一的形象和词语,相彰并比地渲染和形容,给读者更加鲜明醒豁的印象 。其中尤以“绿肥红瘦”一语最为清新 。色泽浓艳,形象逼真,从来没有为人道过 。甚至在用韵上,依律上、去可以互押 。但作者哪怕在这方面也用心做到上去递换使用,象∶“骤”、“酒”、“旧”、“否”、“瘦”,抑扬相间,跌宕入耳 。
再看词中的问答 。“卷帘人”指正在卷帘的侍女 。“试问卷帘人”,引出女主人公与侍女的一番对话 。“却道海棠依旧”,是答语,问语省去,从答语中可知问的是:“经过一夜风雨的海棠究竟怎么样了?”问答显然不相称,问得多悄,答得淡漠 。因答语的漫不经心,逼出一句更加多情的“知否?知否”来 。《如梦令》小词,安顿两个叠句短语最难 。然而这里的“知否?知否”,口气宛然,浑成天巧,非圣于词者不能到此 。女主人公出于对花的关心,问得那么认真:出于惜花的心情,驳得那么恳切 。
结句“应是绿肥红瘦”,是她脑中浮现的景象和感受 。“绿肥红瘦”四个字,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 。蕴积了她对春光一瞬和好花不常的无限惋惜心情;体现了女词人的纯净心灵和高雅情趣 。
《如梦令》——李清照 赏析李清照《如梦令》赏析: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词的开篇,用了"常记"二字,不仅表明作品是追忆往事之作,而且表明所追忆的内容,在词人的脑海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记 。
"溪亭",点出地点是溪边的亭子;"日暮",点出时间是一天的傍晚 。"沉醉"一句,出现了作品的抒情主人公,即词人自己 。
"兴尽晚归舟,误入藕花深处" 。接下来,用了"兴尽"一语,高度概括了整整一天的欢乐活动,而把其中的具体细微之处,全都留给读者去想象 。
既然已是"沉醉不知归路",当然就会"误入藕花深处",词中的情节发展是非常自然的,清澈的水面上,覆盖着丛丛密密的硕大荷叶,无数只粉色或白色的荷花,在绿叶的簇拥下,迎着阵阵晚风悄然绽放 。
一只漂流的小船,载着一位优雅的少女,就在这荷花深处的翠绿暗香之中,迷失了回家的方向 。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词的结尾,重复使用了两个"争(怎么)渡",意思是"怎么才能把船划出去呀",生动地再现了少女词人当时那焦急的情态和迫切的口吻 。
结句写"惊起一滩鸥鹭" 。其实,河滩上惊飞的鸥鹭,不过是一种衬托;真正受惊着慌的,还要算词人自己吧 。作品到此,戛然而止 。
《如梦令》
宋代 李清照
原文: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
译文:
时常记起游溪亭的那天傍晚,太过沉醉而忘记回家的路 。玩到尽兴天却黑了,划小舟回去,却不小心进入藕花塘的深处 。怎么出去呢?怎么出去呢?一不小心却惊起了满滩的鸥鹭 。
如梦令赏析及古诗

扩展资料:
《如梦令》创作背景:
《如梦令》一词,是一篇追忆旧游之作 。那是一个夏日的傍晚,出游归来的少女词人,泛舟于清溪之上,观赏到藕花绽开、鸥鹭惊飞的美好景色,心中洋溢着青春的愉悦 。
这一情节,犹如青春溪水里一朵可爱的浪花,在词人的记忆中不息地跳动着 。从其明快的色彩和欢乐的格调来看,此词当是词人回忆青年之作 。
《如梦令》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 。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如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