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声功能|和声的运用基本原理大总结( 二 )


运用:1 交替功能:(1)作根音上四下五类似属到主的正格进行 。(2)作根音上行二度 。
2 色彩进行 , 三度关第连接 , 功能力度弱但色彩突出 。
3 功能替代:可独立运用 , 以替代三和弦 。
(1)大调Ⅰ7、Ⅳ7 , 小调Ⅵ7运用较多 。大调Ⅰ7用在稳定功能的部位上 , 甚至作为终止和弦出现 , Ⅳ7可代替下属三和弦 , 用在各重要部分 , 甚至高潮处 。
(2)大调Ⅲ7、Ⅵ7 , 小调Ⅳ7 , 也可代替同级三和弦 。
(3)小调Ⅰ7与Ⅲ7独立替代三和弦仍然很少 。
(4)副七还可用在终止进行顺 , 如半百思特网终止处可停在Ⅲ7上 。在结束终止中 , K四六可被Ⅳ7替代;属和弦可被Ⅲ7替代;以至最后停在Ⅰ7和弦上等 。
和声功能|和声的运用基本原理大总结



(5)七和弦连续应用 。
Ⅱ9 大调
在功能和声中 , 五个音以上构成的和弦 , 可称为多音和弦或高叠和弦 。这些和弦中除Ⅴ9具有独立性以外 , 其它和弦大都缺乏真正的独立意义 。Ⅴ9以外的多音和弦运用较少 , 与其相对应的Ⅱ9大调是另一个尚有一定独立性的和弦 。
其可用完整或少略五音(或三音)的不完整形式 , 并以原位位置出现 。它主要向Ⅴ7Ⅴ713解决 。
离调
(一).副属:V、V7、VII 、VII7 , 有时可出现V9或V713。
1.引进:从功能上讲 , 副属可用任何功能的和弦引进 , 许多副属就是声部进行半音化的结果 。
2.进行与解决:正格、阻碍进行是基本方式 , 运用最广 。
A、副属V、V7上四下五度进行解决到主和弦:最常用的离调方式 。对其中处于副属和弦位置上的自然和弦 , 只要其中个别音作半音变化 , 或加入七音 , 即可变为副属到主的进行 。重属应用最广 。V(7)/V后常接V7与K46 。
B、VII 、VII7或V、V7向上二度解决 , 便形成离调中VII 、VII7-I的正格进行或V、V7-VI的阻碍进行 。在原有的生然和弦进行的基础上所构成的离调正格或阻碍进行 , 既可通过半音变化或加入七音 , 使副属直接代替自然和弦 , 也可使副属和弦插在丙个自然和弦之间作为它们中间的过渡或装饰 。
C、除了正格与阻碍进行外 , 副属也可与其他和弦作非正规的连接 , 它不强调副属的功能意义 , 不构成明显的离调 , 而主要起到声部连接和突出色彩作用 。如D7-Dm 。有时副属出现在副主之后 , 使它在功能解决上落空 。还可作为纯粹的过程和声与各种和弦连接 。
D、副属的连锁进行:当副属和弦向副主解决时副主又变成另一个副属 。常发生在根音上四下五的进行中 。
应用:
1.副属和弦的基本性质是对临时主和弦的加强 。1、重属具有突出 作用 。2、作为非骨干性和弦 , 具有附加与装饰的因素 , 常处于弱拍进值较短 。
2.在加强副调或突出 色彩的离调进行是 , 副司独立性强 。甚至作为半终止或高潮点上的停顿和弦 。(如VI的副属)
(二)副下属和弦:IV、II、II7 , 偶尔可见VI 。
和声进行:
1.副下属向副属进行
A副下属-副属-副主的完全进行 。离调意义较强 。与转调的区别主要在于结构位置的不同 。
B副下属-副属的半成进行 。选择得当可使进行更为突然、新颖、有趣的音响 。几个半成进行的连续进行会形成调性的游移不定 。
2.副下属向副主的变格进行 。运用较少 。
和声功能|和声的运用基本原理大总结



和弦外音
一、强和弦外音
留音:在强拍或强音节上 , 由前和弦的和弦音 , 以连线(或附点音符与切分音)等方式延留至后和弦 , 成为后和弦中的外音称为留音 。
倚音:在强有力拍或强音节上与和弦同进出现的的外音称为倚音 。
解决:留音与倚音具有向下级进的自然倾向 , 这是它们基本的解决方法 。当留音、倚音与解决音之间为上行小二度的关系时 , 可上行解决 。在同一声部 , 留音、倚音的发生阶段解决音不要出现 , 在其它声部可出现 。(主要用旋律声部)
二、弱和弦外音
经过音:在两个不同音高的和弦音之音 , 以级进方式进行的和弦音称为经过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