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历史上的地震有哪些,历史上有地震吗?地震历史记录

一、南阳历史上的地震有哪些历史上的南阳地震
公元46年10月23日南阳发生6.5级地震,是南阳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 。震中位于北纬33°00′,东经112o30′,烈度8度 。该地震发生在东汉建武二十二年(公元46年)九月初五,史料记载有“九月戊辰郡国四十二地震,南阳尤甚,地裂压杀人”、“九月地震甚,地裂处多陷,压杀人”、“地震陷裂,人多压死,唐县亦震” 。“九月南阳地震陷裂,人多压死,下诏赈恤 。令勿输今年田租 。”“九月南阳地震陷裂,人多压死,诏令勿输田租 。”“二十二年南阳地震甚” 。“九月南阳地震陷裂,人多压死,唐县(唐河县)亦震”“九月舂陵(湖北枣阳)地裂” 。地震发生后,统治阶级制诏曰:“日者地震,南阳尤甚,夫地者,任物至重 。静而不动者也,而今震裂,咎在君上,鬼神不顺无德,灾殃将及吏人,朕甚惧焉,其令南阳勿输今年田租刍稿,遣谒者案行,其死罪系囚在戊辰以前,减死罪一等 。徒皆施解钳,衣丝絮,赐郡中居人压死者,棺钱三千,其口赋逋税而庐宅尤破坏者,勿收责,吏人死亡,或在坏垣毁屋之下,而家羸弱不能收拾者,其以见钱谷取佣,为寻求之 。”据后来计算,此次地震共死伤人口约一万余人 。
清顺治十七年地震:1660年6月9日南阳发生4.7级地震 。震中位于北纬33°00′,东经112°30′ 。康熙三十年(1691年)《南阳县志》记载:“清世祖顺治十七年夏五月初二日南阳地震,自午至亥,是日大雨如注,水盈数尺,民间屋庐,垣墙多倾” 。死伤人数不详,经济损失估计1.5亿元 。
1973年宋湾地震:1973年11月29日~12月4日淅川县宋湾丹江水库发生了5.1级震群,6天内共发生大于等于2.0级地震22次 。主震为5.1级 。震中位于淅川断裂带和荆子关至宋湾断裂带交叉处,具有构造地震和水库地震相互迭加的双重特征 。虽震级不高,面积不大,但震源浅、危害大 。在20平方公里震区内,房屋倒塌305间,损坏744间,墙壁裂缝和倾斜的855间,并伴有地面轻微裂缝 。经济损失300余万元 。
1976年内乡马山口地震:1976年2月5日~3月5日内乡县马山口发生4.0级震群,30天内不小于2.0级的地震共61次,震中位于北纬33°15′,东经110°57′,主震为4.0级,次震为3.7级,该地震损坏房屋3151间,死2人,经济损失约500万元 。
内乡4.29地震:2000年4月29日11时54分46秒,内乡县马山口发生4.7级地震,地震的极震区位于内乡马山口、镇平县四山、高丘一带,面积约60平方公里,震中烈度为6度,震级为4.7级,震源深度16公里 。这次地震共划分了五个裂度区,即六度强区、六度区、五度区、四度区和三度区,其中重点是六度强区和六度区,六度强区也是极震区、重破坏区,位于马山口、四山、高丘一带,面积约60平方公里 。该区域破坏严重,死1人,重伤7人,轻伤21人,破坏房屋 87000间,约878810平方米,经济损失5760万元,受灾人口19万,为南阳市近年来所罕见 。六度区是轻破坏区,震感强烈,震区内房屋有轻度破坏,主要是房屋裂缝 。五度区、四度区及三度区震感较弱,破坏较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