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诗歌鉴赏( 三 )


5.材料取舍
有主次、详略、繁简等等 。材料是构成文章的血肉,材料的详略取舍往往体现了作者的用意 。
6.修辞手法
主要的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对比、起兴、反复、设问、互文、用典、象征、寄寓、寄托等 。在实际运用中,多种修辞往往是交叉在一起的 。
四、诗歌的思想内容
1.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1)忧国伤时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如: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
反映离乱的痛苦 。如:杜甫《春望》 。
同情人民的疾苦 。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 。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如:杜甫《登楼》 。
(2)建功报国
建功立业的渴望 。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 。
保家卫国的决心 。如:王昌龄《从军行》 。
报国无门的悲伤 。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
山河沦丧的痛苦 。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 。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走到花儿跟前,给它一滴水,它将会绽放得更美丽 。
今天燃起信念之火,明日定能铸就辉煌 。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如:杜甫《兵车行》 。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如:屈原《涉江》 。
(3)思乡怀人
羁旅愁思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行》 。
思亲念友 。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 。
边关思乡 。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
闺中怀人 。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李白《子夜吴歌》 。
(4)生活杂感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
昔胜今衰的感慨 。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
借古讽今的情怀 。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青春易逝的伤感 。如:李清照《如梦令》 。
仕途失意的苦闷 。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 。
告慰平生的喜悦 。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 。
(5)长亭送别
依依不舍的留恋 。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
情深意长的勉励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坦陈心志的告白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
2.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应注意的问题
(1)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风格豪放悲慨 。
(2)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于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 。比如,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在他们的诗中,尤其是边塞诗中,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因而诗歌格调高亢,情绪激荡 。而宋代则大不相同,积贫积弱、国力衰微的大宋朝,已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 。
(3)许多古代诗词的前面都有一个不长的“序”,有的交代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情感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视 。
(4)大多数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其中可能交织着许许多多非常复杂的情感,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当然,读者有时也可以在原作的基础之上发挥想象,进行二度创作 。另外,一个作家的整体创作取向和风格一般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个别作品的特例存在 。如李清照、辛弃疾等,都有其固有风格之外的创作 。
诗歌鉴赏百度免费下载文档
两个版块: (一)诗歌的特点( 有大概的认识) (二)诗歌鉴赏步骤( 考试答题模板 、大致思路 、 常见题型) 有详细解析,以及考试的真题举例和层层剖析 。让你一步步学会抽丝破茧借诗歌鉴赏题 。
http://wenku.baidu.com/view/1a218f5177232f60ddcca14d.html
富有高考真题及详解、可以看一下,
引用一段
“物象(事物形象,如《蝉》中的蝉)
景象(景物形象,如“大漠孤烟直”“千树万树梨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