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所有的诗句(经典的( 二 )


朱熹的诗句 。《九曲棹歌》
年代: 宋 作者: 朱熹
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 。
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 。
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 。
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 。
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 。
道人不作阳台梦,兴入前山翠几重 。
三曲君看驾壑船,不知停棹几何年 。
桑田海水兮如许,泡沫风灯敢自怜 。
四曲东西两石岩,岩花垂露碧毵 。
金鸡叫罢无人见,月满空山水满潭 。
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暗平林 。
林间有客无人识,矣乃声中万古心 。
六曲苍屏绕碧湾,茆茨终日掩柴关 。
客来倚棹岩花落,猿鸟不惊春意闲 。
七曲移舟上碧滩,隐屏仙掌更回看 。
却怜昨夜峰头雨,添得飞泉几道寒 。
八曲风烟势欲开,鼓楼岩下水萦回 。
莫言此地无佳景,自是游人不上来 。
九曲将穷眼豁然,桑麻雨露见平川 。
渔郎更觅桃源路,除是人间别有天

《春日》
年代: 宋 作者: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题榴花》
年代: 宋 作者: 朱熹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
《观书有感》
年代: 宋 作者: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泛舟》
年代: 宋 作者: 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你怎么做到滴?
关于朱熹的著名诗句和解析关于“朱熹”的著名诗句和解析有:

  1.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日》
    解析: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 。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 。其实诗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 。因此所谓“寻访”即是指求圣人之道 。“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 。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 。
  2.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
    解析:这是一首极其有艺术哲理性的小诗 。人们在品味书法作品时,时常有一种神采飞扬的艺术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 。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书写者内心的不竭艺术灵感 。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形象地比喻丰富的书法艺术灵感才是书法艺术作品真正的不竭源泉,阐明了作者独特的读书感受,很符合书法艺术创作的特色,也反映了一般艺术创作的本质 。
  3.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悟叶已秋声 。——《偶成》
    解析:这是一首逸诗,具体写作年代不详,大约在绍兴末年(1162) 。日本盛传此诗,我国大陆亦不胫而走,以为为朱熹所作,姑且存以备考 。其主旨是劝青年人珍视光阴,努力向学,用以劝人,亦用于自警 。该诗语言明白易懂,形象鲜明生动,把时间快过,岁月易逝的程度,用池塘春草梦未觉,阶前梧桐忽秋声来比喻,十分贴切,倍增劝勉的力量 。
  4. 暮雨朝云不自怜,放教春涨绿浮天 。只令画阁临无地,宿昔新诗满系船 。青鸟外,白鸥前,几生香火旧因缘 。酒阑山月移雕槛,歌罢江风拂玳筵 。——《鹧鸪天》
    解析:这是一首借酒浇愁感慨激愤的小词,盖作于金源灭亡前后 。当时,元好问作为金源孤臣孽子,鼎镬馀生,栖迟零落,满腹悲愤,无以自吐,不得不借酒浇愁,在醉乡中求得片刻排解 。这首词就是在这种背景和心境下产生的 。
  5. 暮江寒碧萦长路,路长萦碧寒江暮 。花坞夕阳斜,斜阳夕坞花 。客愁无胜集,集胜无愁客 。醒似醉多情,情多醉似醒 。——《菩萨蛮》
    解析:这首词上下两片采用了不同的手法,上片偏于客观景物的渲染,下片着重主观心理的描绘 。然而景物的渲染中却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主观心理的描绘又糅合在客观景物之中 。因而从整体上来说,情与景、主观与客观,又融成一片 。

朱熹所写的关于“读书”的诗句有哪些?1、《观书有感(其一)》
南宋: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