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老屋”的诗句有哪些

《贺新郎·梦冷黄金屋》
宋代:蒋捷
梦冷黄金屋 。叹秦筝、斜鸿阵里,素弦尘扑 。化作娇莺飞归去,犹认纱窗旧绿 。正过雨、荆桃如菽 。此恨难平君知否,似琼台、涌起弹棋局 。消瘦影,嫌明烛 。
鸳楼碎泻东西玉 。问芳悰、何时再展,翠钗难卜 。待把宫眉横云样,描上生绡画幅 。怕不是、新来妆束 。彩扇红牙今都在,恨无人、解听开元曲 。空掩袖,倚寒竹 。
《宴清都·送马林屋赴南宫分韵得动字》
宋代:吴文英
柳色春阴重 。东风力,快将云雁高送 。书檠细雨,吟窗乱雪,井寒笔冻 。家林秀桔霜老,笑分得、蟾边桂种 。应茂苑、斗转苍龙,唯潮献奇吴凤 。
玉眉暗隐华年,凌云气压,千载云梦 。名笺淡墨,恩袍翠草,紫骝青鞚 。飞香杏园新句,眩醉眼、春游乍纵 。弄喜音、鹊绕庭花,红帘影动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代: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死亦足 一作:死意足)
《除夜太原寒甚》
明代:于谦
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 。
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 。
《春怨》
唐代: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宋代: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
描写“老屋”的诗句有哪些

以下是部分作者的简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 。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 。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 。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 。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 。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 。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 。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
描写老屋的诗句1、老屋村舂急(宋·方岳·《道中连雨》) 2、岸湖老屋压题签(宋·方岳·《入局》) 3、老屋四围云拥灯(宋·方岳·《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