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抒胸臆”的古诗有哪些

  1. 《念奴娇·赤壁怀古》宋代: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樯橹 一作:强虏)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人生 一作:人间;尊 通:樽)
    【翻译】大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 。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周瑜鏖战的赤壁 。
    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 。
    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 。
    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 。
    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 。
    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
    【赏析】此词怀古抒情,写自己消磨壮心殆尽,转而以旷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 。上阕以描写赤壁矶风起浪涌的自然风景为主,意境开阔博大,感慨隐约深沉 。起笔凌云健举,包举有力 。将浩荡江流与千古人事并收笔下 。
    《念奴娇》词分上下两阙 。上阙咏赤壁,下阙怀周瑜,并怀古伤己,以自身感慨作结 。作者吊古伤怀,想古代豪杰,借古传颂之英雄业绩,思自己历遭之挫折 。不能建功立业,壮志难酬,词作抒发了他内心忧愤的情怀 。
    上阙咏赤壁,着重写景,为描写人物作烘托 。前三句不仅写出了大江的气势,而且把千古英雄人物都概括进来,表达了对英雄的向往之情 。假借“人道是”以引出所咏的人物 。“乱”“穿”“惊”“拍”“卷”等词语的运用,精妙独到地勾画了古战场的险要形势,写出了它的雄奇壮丽景象,从而为下片所追怀的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 。
    下阙着重写人,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写“小乔”在于烘托周瑜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突出人物的风姿,中间描写周瑜的战功意在反衬自己的年老无为 。“多情”后几句虽表达了伤感之情,但这种感情其实正是词人不甘沉沦,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表现,仍不失英雄豪迈本色 。
  2. 《登幽州台》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涕下 一作:泪下)
    【翻译】
    先代的圣君,我见也没见到,后代的明主,要等到什么时候?想到宇宙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短暂,独自凭吊,我涕泪纵横凄恻悲愁!
    【赏析】
    人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他直言敢谏,但没有被武则天所采纳,屡受打 击,心情郁郁悲愤 。
    诗写登上幽州的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并以“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 己“生不逢辰”的哀叹 。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 。在艺术表现上,前两句是俯仰古 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 的心绪 。这样前后相互映照,格外动人 。句式长短参错,音节前紧后舒,这样抑扬变 化,互相配合,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
  3. 《望岳》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 曾 通: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翻译】
    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 。
    神奇自然汇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 。
    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 。
    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
    【赏析】
    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而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可见诗人的谋篇布局和艺术构思是精妙奇绝的 。这首诗寄托虽然深远,但通篇只见登览名山之兴会,丝毫不见刻意比兴之痕迹 。若论气骨峥嵘,体势雄浑,更以后出之作难以企及 。
  4. 《秋词》唐代: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翻译】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
    【赏析】
    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表现出的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为我们后人留下的,却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