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著名的散文集都有哪些呢( 六 )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
【注释】
(1)仙岩:山名,位于浙江省温州与瑞安两市之间 。
(2)踞:蹲 。
(3)倏:极快地,忽然 。
(4)离合的神光:形容水光一闪一闪的,神奇莫测 。
(5)皱缬(xié):潭水泛起波纹,好像有花纹的绸缎(微微)褶皱着 。缬,有花纹的丝织品 。
(6)挹(yì):舀,把液体盛出来 。
(7)明眸(móu)善睐(lài):出自曹植《洛神赋》 。意思是指明亮的眼珠善于左顾右盼 。眸,本指瞳人,泛指眼睛 。睐,看,向旁边看 。
耳底而有之”的美感特征 。
【赏析一】
[2] 姜苏对朱自清《绿》赏析:
《绿》是朱自清先生早期的游记散文《温州的踪迹》里的一篇,作于1924年2月8日,是一篇贮满诗意的美文 。文章不仅取题为《绿》,也用“绿”自然地将全文勾连在一起 。
文章结构小巧,全篇只有四段文字,大约有一千二百字 。这不同于一般的游记散文,而是通过梅雨潭的绿绿的潭水,抒写作者之情 。所以,第一段只用了一句话,“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起笔突兀,却点了题,使读者对本文抒写的中心一目了然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写瀑布的飞流直泻,飞花碎玉般的美景,正是为了映衬梅雨潭的奇异、可爱的潭水;写梅雨亭,正是为了过渡到写亭下深深的梅雨潭 。这都在为下文着意刻画梅雨潭的“绿”作好铺垫 。所以,作者没有详细地描述游览的经过,而只是顺着游历的足迹,对瀑布、对梅雨亭作了简洁而形象的介绍 。在描写梅雨亭与瀑布的中间,插入了这样两句话:“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 。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 。”既交代了出游的时节,也从那“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中,扣紧“绿”字,时时与文章要描写的中心相照应 。最后,全文以“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一语骤然刹笔,仍然归结到“绿”字上,与开头相映照 。起笔不凡,收束利索 。结尾与开头的不同处,只加了“不禁”二字,却是传神之笔 。经过作者的一番描绘,连读者也“不禁”要为梅雨潭的绿所惊诧 。
“绿”字不仅在文章的结构上起关连作用,它更是全文情景交融的焦点 。作者像一个善调丹青的能手,调动了比喻、拟人、联想等多种手法,从各个角度,波澜起伏地描绘了奇异、可爱、温润、柔和的梅雨潭水,把自己倾慕、欢愉、神往的感情融汇在这一片绿色之中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和的神光了 。”“招引”与“追捉”这两个词默契得多么好啊!把梅雨潭的绿对“我”的强烈的吸引,把我领略那可爱的绿色的急切心理,融为一体,至此,情与景真象水乳那样难分解了 。作者通过比喻不仅描绘了潭水静态的美,“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使作者禁不住产生想抱住她的妄想;更形容了她那动态的美,“她松松的皱缬着,象少妇托着的裙幅,……”随着作者的笔触,随着作者感情的波澜,不仅我们的眼前出现了那微微泛起的绿色涟漪,而且我们的指肤间仿佛还能感触到那闪着光亮的绿波的跳动,一种柔和、明快、亲切的感情也会从心头漾起 。作者甚至把她想象为“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想拍她、抚她、亲她,别致地把她叫做“女儿绿”,感情柔美到了极点 。那明艳多姿的画面,那逸趣横生的情怀,多么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了 。在这饱含诗情、充满生趣的绿意中,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爱,升腾着作者向上的激情 。
《绿》一文之所以脍炙人口,传诵至今,不仅在于它形象地描绘了梅雨潭“奇异”“醉人”的绿,而且在于它字里行间所洋溢的那一种浓郁的诗味 。它不仅具有诗的构思,诗的结构,更有诗的情感,诗的意境,诗的语言,可以说做到了以诗为文,文中有诗 。而后三者,即真挚充沛的情感,大胆丰富的想象,生动传神的语言,是构成《绿》的诗意特征的主要因素,是《绿》的独特魅力之所在 。
《绿》虽是一篇写景散文,但“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将他对祖国山水的一片“至情”融于对梅雨潭景物的细致刻画之中,“溶景入情”,情景交融,使景物既写得细腻生动,又具有绵密深厚、真挚清幽的情致,抒写出“作者心灵的歌声”,从而使全文充满着诗情画意 。同时,作者这种情感的抒发并不象奔腾的长江大河,一泄千里,直抒胸臆,而是在构思上采用了欲擒故纵,欲抑先扬的笔法 。先以“惊诧”一词道出对梅雨潭的绿的总体感受,也象征着作者要追捉、探究梅雨潭胜景的内在驱力 。然后,通过拟声绘色、细致入微的描绘,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梅雨潭周围环境的立体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