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古诗野望改写散文( 二 )


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律诗 。自从南朝齐永明年间 , 沈约等人将声律的知识运用到诗歌创作当中 , 律诗这种新的体裁就已酝酿着了 。到初唐的沈佺期、宋之问手里律诗遂定型化 , 成为一种重要的诗歌体裁 。而早于沈、宋六十余年的王绩 , 已经能写出《野望》这样成熟的律诗 , 说明他是一个勇于尝试新形式的人 。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 , 中间两联写景 , 经过情──景──情这一反复 , 诗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层 。这正符合律诗的一种基本章法 。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 。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 , 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
初二古诗野望改写散文

把《野望》改写成散文?掩卷 , 起身 , 王绩步出草庐;一阵山风袭面 , 他不由自主地打了一个寒噤 。抬首而望 , 日头还有一小半留在西边天空 , 在暮气四合里显得暗红而无力 。曾经青萃苍郁的树林褪了颜色 , 添了别致:浅红的果 , 半黄的叶 , 和着那灰褐色的树枝丫杈 。有几条秃枝直指苍穹 , 仿佛在诉说着没有结果的悲凉 。“哞—哞—”山脚边传来牛叫声 , 王绩知道是牧牛人回家了 , 果不其然 , 一群牛犊从山西边的大路上渐行渐近 , 细细一听 , 还能听到那牧童哼着的山歌小调呢 。王绩真想上前打个招呼 , 可又不知道是那家小子 , 只好作罢 。正欲转身回屋 , 耳畔又传来“哒哒”的马蹄声 , 只见几个猎人相伴而行 , 他们精壮的身躯合着马步的节奏起伏着 , 背上挂着的几只野兔和山鸡倒垂着头晃荡着 , 就像那慢慢落山的日头 , 那么地无力无助 。王绩不认识这几个打猎人 , 那几个打猎人也没有跟王绩打一个招呼 , 彼此的脸在彼此的眼中就像一张图案在面前晃过 。王绩心里一阵怅惘 , 隐居山间 , 缺少知音 , 不禁想起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的伯夷、叔齐 , 不知当年的你们是否也如我般孤独抑郁?

附原文:
野望——王绩
东皋薄暮望 , 徙倚欲何依 。
树树皆秋色 , 山山唯落晖 。
牧人驱犊返 , 猎马带禽归 。
相顾无相识 , 长歌怀采薇 。更多这有多少字?
420字大概 , 不包括古诗
可是我要600字的
可以改吗?
下落的红日 , 携着一缕晚霞 , 拉下帷幕 , 升起丝丝薄雾 。夕阳的光辉洒在淡淡的白雾上 , 星星点点 , 林中景物愈是若隐若现 , 我徘徊在这彩霞、夕阳、薄雾、林景间 , 思索着 , 何处是我的依归?
秋色 , 给山林带来的变化 。树木棵棵挺立 , 层层树木已染上萧瑟的金黄 , 与霞光相映相衬 , 起伏的山峦 , 惟见落日的余晖 , 眷恋久久 。
落叶 , 如蝴蝶装点着山峦;山峦 , 用它博大的胸怀包容着树木;光 , 丝丝缕缕照着 , 光影叠杂 。橘色的天空 , 人字形的雁群南移 , 草丛里 , 金色的菊花吐露芳香 , 闭目冥思 , 我未感到像其他诗人一样的精神上的安慰 , 茫然若失、孤独无依的情绪却油然而生 。
纵使秋色绚丽 , 可仍无法摆脱内心的苦闷和怅惘 。
这时 , 寂静的四周 , 一曲悠笛划破天空 , 目光循声而去 , 原来是放牛的牧童驾着小牛归来了 。悠扬的笛声 , 天真的孩童 , 自由自在 。
又闻近处一阵马蹄声 , 再看 , 猎人骑着马 , 带着打下的飞禽鸟 , 满脸笑意 , 赶回家中 , 这一日的收获又足以让妻儿、父母饱餐一段时间了 。
在这山野里 , 人烟稀少 , 我很久没有与知己交谈了 , 开口想喊喊那个天真的牧童 , 叫叫欣喜的猎人 , 但又不与他们相识 。
一股隐隐的孤寂无依的愁绪涌上心头 , 孤独在心中蔓延 。
空旷的山林里 , 我高歌一曲 , 既然 , 在现实中找不到相知相识的朋友 , 那就只好追怀伯夷、叔齐那样不食粟而上山采薇的隐逸之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