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无闲农的诗句

春(组诗)原创文/阳春三月
1.
棹舟烟雨蒙,拄杖过桥东 。
石径香梨白,云溪野杏红 。
无聊飞羽漫,有意翠江空 。
竹笠悬丝线,闲情钓暖风 。
2.
烟雨漫无踪,寒山晚寺钟 。
桃红香古道,柳绿育新蓉 。
春事无闲月,农忙有秘淙 。
相邀插秧去,回首万山重 。
3.
一院桃花雨,山坡嫩竹桩 。
黄莺穿翠柳,白鹜过清江 。
石径苔痕绿,寒溪瀑影庞 。
和风农事乐,春景慢开窗 。
4.
烟江细柳垂,山寺暖风吹 。
粉蝶花间舞,黄鹂树上窥 。
桃花零土径,嫩草漫阶墀 。
相约踏青去,清香一路诗 。
5.
暖风疏碧柳,野渡抱余晖 。
紫燕穿花径,黄栀出石围 。
门前畦草漫,院外纸鸢飞 。
山谷斑鸠闹,湖边载梦归 。
6.
春夜锦江鱼,随波上石渠 。
桃花零小路,嫩柳点危除 。
逗月浮桥醉,悬丝野草舒 。
河边渔火暖,轻浪守闲庐 。
7.
桃花随细雨,夜半暗相呼 。
戴笠烟江渡,悬丝青草湖 。
抛钩惊水鸟,下饵钓河鲈 。
闲待晨钟起,藤篓醉老夫 。
8.
炊烟随细雨,翠柳闹黄鹂 。
石渡轻舟远,桃江野鹜低 。
呼朋掰嫩笋,邀友套山鸡 。
更有黄毛子,溪塘挖草泥 。
9.
雨巷幽徽院,闲门锁旧街 。
清风吹竹柳,暖水照裙钗 。
欲过桃花渡,思登云石阶 。
儿郎千里远,能不挂心怀?
10.
春雨醒惊雷,阶墀漫绿苔 。
柴门亲秀竹,陋室望江桅 。
飞燕黄莺剪,红桃粉杏裁 。
依依春夜静,醉酒不堪猜 。
供参考 。
什么农一首古诗同名有两首:
李绅悯农诗
悯农
(唐)李绅
锄 禾 日 当 午,
汗 滴 禾 下 土 。
谁 知 盘 中 餐,
粒 粒 皆 辛 苦 。
[注释]
1.悯:怜悯 。
2.锄禾:用锄头松禾苗周围的土 。
[简析]
这首诗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 。第一、二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绘出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仍然在田里劳动,这两句诗选择特定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写出劳动的艰辛 。有了这两句具体的描写,就使得第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叹和告诫免于空洞抽象的说教,而成为有血有肉、意蕴深远的格言 。
这首诗没有从具体人、事落笔,它所反映的不是个别人的遭遇,而是整个农民的生活和命运 。诗人选择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
在表现手法上,作者采用相互对比,前后映衬的方法,不仅给人以鲜明强烈的印象,而且发人深省,将问题留给读者自己去思考,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
作者简介:李绅(772-846),字公垂,泣州无锡(今江苏无锡)人 。唐代诗人 。
悯 农1
唐 李 绅
春 种 一 粒 粟,
秋 收 万 颗 子 。
四 海 无 闲 田,
农 夫 犹 饿 死 。
[注释]
1.悯:怜悯 。
2.粟:(sù)
[简析]
这是一首揭露社会不平、同情农民疾苦的诗,着重写旧社会农民所受的残酷剥削 。
第一、二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以“春种”“秋收”,概写农民的劳动 。从“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形象地写出丰收的景象 。第三句“四海无闲田”,更写出全国的土地都已开垦,没有一处田地闲置着 。此句与前两句的语意互相补充,进而展现出硕果累累,遍地金黄的丰收景象 。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创造出如此巨大的财富,在丰收的年头,照理该丰衣足食了吧?谁知结句却是“农夫犹饿死” 。这真是触目惊心!一个“犹”字,发人深思:到底是谁剥夺了劳动成果,陷农民于死地呢?“犹饿死”三字极为深刻地揭露了社会不平,凝聚着诗人强烈的愤慨和真挚的同情 。
作者简介:李绅(772-846),字公垂,泣州无锡(今江苏无锡)人 。唐代诗人 。
参考资料:baidu
《悯农》古诗李绅《悯农》一
锄 禾 日 当 午 ,
汗 滴 禾 下 土。
谁 知 盘 中 餐 ,
粒 粒 皆 辛 苦。
【注释】1.悯:怜悯 。2.锄禾:用锄头松禾苗周围土 。3.谁知盘中餐,在台湾,香港等地写为谁知盘中飧(sun), 国内由于飧字用的很少,是个冷僻字,当初为了让诗歌更通俗易懂,改为餐了 。
【译文】农民在中午的时候在田地里除草,一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里 。又有谁能知道这饭菜的来历,每一粒都是那么的辛苦 。
李绅《悯农》二
春 种 一 粒 粟 ,
秋 收 万 颗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