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初中课外古诗文赏析比如赏析古诗感情和手法之

一,要认识中考的课标要求 。
《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的目标要求是:
1.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
2.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分析常见的考点
分析这几年来的诗歌鉴赏试题,我们发现,以下是诗词鉴赏的常见考点: 1. 领悟作者在诗词中的情感 。
诗词是最适合抒情的一种体裁,因而理解一首诗词的思想情感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那么,我们怎样把握诗词的情感呢? 一要知人论“诗”,在平时多注意了解诗人的身世经历;二要借助诗歌的意象去领悟;三要注意题后的注释和题干的提示 。如江西考杜甫的《旅夜书怀》,设题为: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我们结合试题后面的注释“公元765年,杜甫迫于无奈辞官离开成都草堂,乘舟而下,途中写下了这首诗 。”以及平时对杜甫“一生多难”的身世的了解,再加上诗中“独”、“老”、“病”、“沙鸥”等意象,得出“全诗抒发了诗人孤独(凄凉、失意等)的情怀”就不是很难的事了 。又如云南省2007年的中考题第10题:阅读“【隋】江总《长安九日诗》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其题设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根据诗歌的内容,诗的前两句写自己虽已随着雁离开了家乡,但心却在追逐家乡的云,表明自己的心还牵挂着家乡;诗的后两句写自己想到故乡家园中的菊花又开了几朵,表面诗挂念家乡的菊花,实际上是借此表达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因此,这首诗也就表达了诗人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
2. 明白这首诗或词究竟写了些什么?概括其要点 。怎样概括内容要点呢?一要学会寻找“诗眼”;二要分析层次关系;三要认真审读题目 。如山东高青考范仲淹的《渔家傲》,设题为: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 。词的上片写 _________,下片写 _________,笔力雄健,感情浓郁 。通过分析上阕可以发现,“异”字便是“词眼”,如再一句,什么“异”?边塞之秋色也 。阅读下片亦可发现,下片从上片的写景转到写人了,也一句,写人的什么?边塞将士的浓郁思乡之情也 。上下片的层次关系是先写景后抒情 。3. 描绘诗词中的精彩画面 。
古典诗词都是用极少的语言去表现丰富多彩的生活,因而含蓄便是古典诗词的重要特色,而今人对古诗词的解读,又必须把那种悠悠不尽之意还原出来,才能领悟其精妙,所以通过再造想像去描绘古诗词中的画面便是很流行的考题了,怎样描绘画面呢?一要激发想象,二要生动表达 。在平常的阅读活动中,我们要教会学生运用自己的想像去欣赏、品味每一首诗词,有意识地调动激发自己的想像 。如欣赏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我们必须闭上眼睛,想像出这样一幅图画:浩瀚的戈壁滩上,烽烟孤直上升;奔腾的黄河之上,一轮夕阳悬挂 。
4. 谈读了诗词后的感受或启发 。
读一首好诗,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时的美感和享受,更为重要的是要获得一种人生的启示,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 。古典诗词所具有的这种教化功能,也是命题者常常举起的一面大旗 。如:浙江金华考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设题为:你从这首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回答这类试题的关键是先读后感 。如诗中“不畏”和“最高层”是产生感受的关键性词语 。据此,悟出“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或任何时候都不要怕困难、挫折)”的哲理也不是很难的事了 。
这是难度较高的一种题型,但命题人对她却十分青睐 。解答这种题目的关键是我们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一是写景方法(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结合等),二是修辞手法(如对偶、比喻等),三是词语锤炼 。然后说出其妙处或表达效果即可 。如江苏盐城考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设题为:“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简短赏析 。我们就可以这样回答:这两句诗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角度一) 。也可以这样回答:这两句诗运用了对偶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角度二) 。还可以这样回答:这两句诗用词造句十分逼真,诗中有画 。如“合”字表现了绿树的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 。“斜”字形象地描画出了村外青山由近及远伸向远方的景象,画面感特强(角度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