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国人物的古诗有那几首( 四 )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
译文: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 。
山脚下兰草新抽的幼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时分,细雨萧萧,布谷声声 。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 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7、《记承天寺夜游》宋代:苏轼
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准备脱衣入睡,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照进来,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 。考虑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张怀民也还没有入睡,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 。
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的清水一样澄澈透明 。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院中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
8、《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宋代:苏轼
原文: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译文:在晴日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光彩熠熠,美极了;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也显得非常奇妙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浓抹都显得十分自然 。
9、《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宋代:苏轼
原文: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译文: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 。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放开喉咙吟唱从容而行 。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
春风微凉吹醒我的酒意,微微有些冷,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
10、《蝶恋花·春景》宋代:苏轼
原文: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
译文:花儿残红褪尽,树梢上长出了小小的青杏 。燕子在天空飞舞,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 。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但不要担心,到处都可见茂盛的芳草 。
围墙里面,有一位少女正在荡秋千,少女发出动听的笑声,墙外的行人都可听见 。慢慢地,围墙里边的笑声就听不见了,行人惘然若失,仿佛多情的自己被无情的少女所伤害 。
我想要描写三国人物或事件的诗词1 。曹操煮酒论英雄
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 。
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深 。
2 。张翼德大闹长坂坡
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 。
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 。
三国演义诗篇之摘录
三国演义》篇首词(临江仙--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
赞叹刘备诗:
运筹决算有神功,二虎还须逊一龙 。初出便能垂伟绩,自应分鼎在孤穷 。
伤人饿虎缚体宽,董卓丁原血未干 。玄德既知能啖父,争如留取害曹瞒?
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 。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
束兵秣马去匆匆,心念天言衣带中 。撞破铁笼逃虎豹,顿开金锁走蛟龙 。
当时手足似瓜分,信断音稀杳不闻 。今日君臣重聚义,正如龙虎会风云 。
曹公屈指从头数:天下英雄独使君 。髀肉复生犹感叹,争教寰字不三分?
老去花残春日暮,宦游偶至檀溪路;停骖遥望独徘徊,眼前零落飘红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