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的各种意象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二 )


对古典诗词资源的利用使余光中的诗在整体上呈现出纯美的维度,在文化的框架中也极有意味 。铭文似的语句和速度,纯美的语言,齐整的体式,这些余光中一以贯之的手法,均源自他始终不渝的“中国情结” 。
二、深沉的历史沧桑感
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叶落归根 。但台湾和大陆人为地长期隔绝,使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炎黄子孙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历史沧桑感 。即特有的“中国情结” 。
“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呵”、“而现在”,这种表时间的时序语像一条红线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层次的渐递使主题由模糊逐渐鲜明,流露出诗人深沉的历史感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一下子,读者面前仿佛出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泪流满面地跪在母亲的新坟前,面朝家乡、祖国的方向痛不欲生地跪在大海边,用嘶哑的声音大喊:“母——亲!”一种深沉的沧桑感油然而生 。
《乡愁》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正如余光中先生回答四川作家流沙河的一句话:思蜀而不乐 。
诗词中“落花”的意象是什么?“落花”是种美丽、短暂、动态的意象,以忧伤之美,给词人留下的印象必然更为深刻 。飘零的落花中,弥漫着春光不再、青春不再、美人迟暮的感慨与恐惧 。
采用“落花”意象的词人,通常是借落花来表达那种生命易逝、命运难料的情怀 。在描写落花的时候,大多处于一个抑郁不得志的状态,对“落花”意象的表述,是一个由外在意象对内心世界进行表述的过程 。
诗词中的各种意象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扩展资料:
关于“落花”的意象诗句:
1、《离骚》:“及荣华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诒 。”
译文:想要趁着花朵未落之时折取下来,物色一个美丽的侍女赠送给她 。
赏析:此处的“荣华未落”,其实是比喻诗人容颜未老;“及……”的句式,则是“恐美人之迟暮”的另一种说法 。
诗人委婉表达对落花的想象,用象征手法,直接将花与生命联系在一起 。这种美人迟暮的忧虑,将在后世诗人那里成为一种惯用的手法 。
2、《前溪歌》:“花落逐水去,何当顺流还,还亦不复鲜”
译文:花落逐水而去,为什么当顺流回来,回来也不再新鲜 。
赏析:诗人写出落花随水一去不返,轻微的叹息声中似乎隐隐传出生命流逝的无奈 。这一声低低的叹息,也将成为一种惯性,而“流水落花”的意象组合,将成为中国诗歌中最凄美、最伤情的场景 。
3、《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 。”
译文:兴尽才发现鸣叫的鸟儿已经换了种类,坐的时间太长,以至丁地上的落花也多了起来 。
赏析:落花抒发诗人心境澄明意象,体悟悠闲细致的生活情趣;落花中人们纵情游乐,饮酒欢笑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意象群(含落花意象)
古诗中所有意象的的概括在中国文学史的漫长发展过程中,巳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或者说是约定俗成的意象群,了解这些意象群无疑对鉴赏古代诗歌、准确捕捉古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譬如,情感类别:哀怨、激愤、向往、离愁别恨、怀乡思亲、追古伤今等 。要深入了解这情感,就要透过诗歌的语言外壳,发掘出作者在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寻撷到诗中的情感载体 。如:杨柳——(代表)惜别、菊花——傲视、圆月——思念、落叶——失意、春风——得意、古迹——怀旧等等 。而古诗中的情感载体——意象——解读这些意象群,就成了古诗词鉴赏的突破口 。
所谓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就古典诗词而言,诗人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而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以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对之进行多维解读,是鉴赏诗歌的钥匙之一,本文拟就古典诗词中一些常见的意象进行解读,供广大朋友参考 。
1、落花
自然是人类永远的认识对象和审美对象 。自然的形式丰富多彩,人类对美的撷取也无穷无尽 。山川草木“莫不有性情” 。情感与这些形式的遇合,故有意象产生 。我国历史上优秀诗词数不胜数,本文我只想撷取其中的一朵奇葩——含有“落花”意象的诗词,来略谈一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