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诗中柳有什么象征意义

1、以柳赠别
柳,谐音“留” 。古人送别多用“折柳”,表示离人的难言难分之情.“折柳”赠别之风,尤其是在唐、宋朝时盛行,因而,“折柳”也就成为赠别的代称 。
2、以柳言愁
人遇悲心事,景暗万念灰 。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柳永,是以柳言愁的高手,“晓风轻拂、残月朦胧、杨柳依依”,晓风、残月、杨柳三个意象罗列,构成一幅哀愁的景观,引起人们对词人深秋旅途的无限遐想 。
3、以柔为美
柳的形体特征,具有阴柔之美 。“见芙蓉怀媚脸,遇杨柳忆折腰”,这里把美女的身腰比作柳枝,通过女子的腰之美反映女子的形体之美 。
4、象征青春
青青春柳有象征青春之义,正可以表达人们心中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与留恋 。
5、以柳喻情
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杨柳”是一个情思缠绵的常见意象,含有这一意象的名篇佳句数不胜数、俯拾即是,如“那堪傍杨柳,飞絮满邻家”
在古诗中柳有什么象征意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柳树
有柳字的诗句,有挽留的意思有柳字的诗句,有挽留的意思
柳树春风花开绕,犹豫不决留住笑
柳叶弯眉君挽留,离人分别直难求
柳叶枝头鸟惊飞,伊人展眉留莫悲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 暗花明又一村 。
杨 柳 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两个黄鹂鸣翠 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 柳 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二月春风吹杨 柳,吹乱心中几多愁 。
客舍青青柳色新
杨柳岸晓风残月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色新
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在古诗词中“柳”的含义是什么?柳,姿态婀娜,摇曳多姿,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常用来作为抒情言志的对象 。唐诗中的咏柳佳作更是不可胜数 。其中当数贺知章的《咏柳》诗最为著名: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诗歌一反前人以杨柳的形象形容美人身段苗条的写法,而使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而出现,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刻画出杨柳那曼长披拂的枝条、嫩绿的新叶在春风吹拂中的迷人的姿态 。
在唐朝诗人中,对柳最有感情的当数李尚隐了 。在他的诗集中,以“柳”为题的多至十几首 。《赠柳》诗描绘春柳风姿: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
“掩映”“参差”写柳色或明或暗、柔条垂拂的繁茂景象,“风流”“婀娜”写柳的体态轻盈,花飞似“雪”则把春柳的繁华写到极致 。
而《柳》是写秋日之柳: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
写秋柳,又以春柳作比 。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 。
同是咏柳,诗人却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感情:写春柳,突出其对春柳繁华的欣喜之情、爱惜之情;写秋柳,则表现诗人对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叹之情 。
咏柳,在唐诗中常被用以赋别 。罗隐的《柳》就是运用比兴手法,借助春柳的形象,写暮春晴日长安城外、灞水岸边送别情景的: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
在赋别诗中,诗人一般以折柳相赠惜别 。如戴叔伦的《堤上柳》: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
行人攀折处,是妾断肠时 。
施肩吾的《折杨柳》:
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 。
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 。
而雍裕之的《江边柳》则别出新意: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 。
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
诗中女主人公不仅没有折柳赠别,倒希望柳丝绵绵不断,以便把情人的船儿系住,永不分离 。
另外,白居易的《勤政楼西老柳》用简括的笔触勾勒了一幅“临风立马图”,又是诗人的自画像:
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 。
开元一支柳,长庆二年春 。
而唐彦谦的《垂柳》诗又别有寓意: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
这首诗不仅写出垂柳的婀娜多姿,别具柔情,而且联想到楚灵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的故事,托物寄兴,讽刺矛头直指皇帝及其为首的封建官僚集团,于柔情中见犀利,于含蓄中露锋芒,堪称“咏柳”诗一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