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堂”的名字怎么来的( 二 )


黄宾虹一生跨越两个世纪,两种时代,最终以中国画大师名世 。而重要的是他的思考和实践,有着深刻的世纪之变的印记 。在社会激变而产生的精神文化困境以及艺术发展的诸多难题面前,黄宾虹谨守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传统,从探索民族文化源头入手,以“浑厚华滋”即健康和平的生存理想和淳厚振拔的精神重塑为艺术创造的美学指归,数十年孜孜埋头苦干 。所以,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绘画则集中体现了他对艺术史传统的深层热忱和洞察 。体现了他对中国画发展前景的独特见解和创造 。这一创造的意义更在于为中国画史进入现代竖起了一块新的里程碑 。同时,他的创造精神也为我们展现了一分质朴而伟大的中国知识分子艺术家在时代激流中执着、智慧的一生 。
“画品之高,根于人品”,黄宾虹一生勤劳谦虚,诲人不倦 。从青年时代起,他就是一位爱国主义者,当他九十寿辰之际,华东文化部授予他“中国人民优秀画家”的称号 。宾虹大师逝世之时嘱其家属,将其收藏的古今名画2283件,铜器、瓷器、玉器及他自己的数千件作品全部赠给国家,足见先生热爱祖国之忱 。
2.齐白石

【“大风堂”的名字怎么来的】

原名纯芝,字渭清,后更名璜,字萍生,号白石,别号借山馆主者,寄萍老人老萍、杏子坞老民、木人、木居士等等,湖南湘潭人 。是我国20世纪著名画家和书法篆刻家 。曾任北京国立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北京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 。曾被授予“中国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荣获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度国际和平金奖、1963年诞辰100周年之际被公推为“世界文化名人”等等 。有《白石诗草》、《白石印草》、《齐白石作品选集》、《齐白石作品集》等传世 。
早年曾做雕花木匠,后从当地文化人陈少蕃、胡沁园学习诗文、篆刻、书法、绘画 。遂以卖画、刻印为生 。中年曾多次游历祖国大好河山 。诗宗樊增祥,用真心,有古民歌意趣 。制印取法秦权、汉印、汉碑额,单刀直下,豪快有力 。书学何子贞、金冬心、李北海、《天发神谶》、《三公山》,晚年参以曹子建碑 。绘画在陈师曾支持下有“衰年变法”,在博大与精微之间游刃 。做了不少“千古绝唱”的“好文章” 。
齐璜是一位木匠出身而又诗、书、画、印无不卓绝的大艺术家,在艺术上的经历很有传奇色彩 。对这四绝,他自认为篆刻第一,诗词第二,书法第三,绘画第四 。
3.徐悲鸿(1895—1953)是江苏宜兴人,父亲是个小有名气的画家 。悲鸿少年时代,随父学画,20岁时,在上海卖画 。1918年,他接受蔡元培聘请,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翌年赴巴黎留学,后又转往柏林、比利时研习素描和油画 。他非常喜欢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及以后的古典绘画,废寝忘食的悉心临摹 。1927年回国后 。先后任北平艺术学院院长,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系主任,抗战后任北平艺专校长 。解放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直至病逝 。
4.张大千
张大千-----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画大师 。他在创作上的卓越成就,与他的渊博的学术修养,深厚的生活积累以及他广结师友,裁长补短密不可分 。除绘画外,他对诗词、古文、戏剧、音乐以及书法、篆刻,无不涉猎 。并先后与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溥儒,于非厂等国内各名家及外国大师毕加索交游切磋,功力自不一般 。张大千名爰,又名季,季菱,字大千,别号大千居士,或迳署“蜀人张大千”。生于1901年,卒于1984年,四川内江人 。张大千幼年受擅长绘画的母亲和以画虎著称,自号“虎痴”的二哥张善子的熏陶指引,并从名师曾农髯、李梅庵学诗文、书法和绘画 。除临摹历代名迹外,又遍游名山大川,以造化为师,经过刻苦钻研,获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 。青年时代,即与二哥张善子齐名 。二十多岁,曾赴日本留学,学过染织 。回国后,一度迷于佛学,曾去宁波天童寺“皈依佛门”,想当和尚,据说,他怕在头上烫九个香记,只好拜别了师傅弘筏大和尚,回到现实世界来 。1932年举家移居苏州网狮园,潜心作画 。1940年后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对于我国敦煌洞窟,逐个整理编号,进行临摹,丰富了绘画技法 。1948年迁居香港,后又旅居印度、法国、巴西等国 。1978年定居台湾,1984年4月病逝台湾 。享年84岁 。现在他生前台湾居住的“摩耶精舍”建为“张大千纪念馆” 。
5.傅抱石
傅抱石(1904?1.965)江西省新余县人 。青年时酷爱绘画、书法、篆刻 。1933年得徐悲鸿资助留学日本,攻读东方美术史,毕业于东京帝国美术学校 。回国后在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 。建国后任江苏省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擅画山水、人物 。崇尚创新,建树良多,创造出用笔有直有根、有折有圆、粗细、轻重、虚实变化万干的山石鼓法——抱石鼓 。人物画受陈老莲影响而又能脱变运用,自成一格 。用笔洗炼,着重气韵,达到搞洒入神的效果 。他的画法章法结构不落俗套,别出心裁,线条纵逸挺秀,设色沉浑质丽,善于把水、墨、色融为一体 。意境深道,绘出神仙般画幅,令人陶醉 。著作尤丰,有《傅抱石美术文集》等数十种著作行世 。影响至为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