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智谋的成语|30则古诗|十首名言二十条

足智多谋 神机妙算 未卜先知
瞒天过海 围魏救赵 借刀杀人
以逸待劳 趁火打劫 声东击西
无中生有 暗渡陈仓 隔岸观火
笑里藏刀 李代桃僵 顺手牵羊
打草惊蛇 借尸还魂 调虎离山
欲擒故纵 抛砖引玉 擒贼擒王
釜底抽薪 混水摸鱼 关门捉贼
远交近攻 假途伐虢 反客为主
偷梁换柱 指桑骂槐 假痴不颠
上屋抽梯 树上开花
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 。——董必武1965年1月题武侯祠 董必武,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共创始人之一,原国家副主席 。(注)此联刻木悬挂于武侯祠内正厅 。一番晤对:指刘备与诸葛亮隆中对策 。千百年来,“三顾茅庐”一直被视为礼贤下士的典范,而《隆中对》更是千古绝唱 。董老对此大加讴歌 。
伯仲之间见伊吕;先生有道出羲皇 。——黎天才集杜甫句题武侯祠 黎天才,1863年出生,民国将领,曾任职于张学良手下 。此联刻木悬挂于祠内楹柱上 。道:立国策略和治国方略 。羲皇:神话传说中的帝王,一作伏羲、宓牺、包牺 。传说他很有圣道,教人们结网捕鱼,造字画卦 。联句集杜甫诗句,上联见《咏怀古迹五首》之五,下联出自杜甫《醉时歌》 。
二表深心透武略;三分鼎足见文韬 。——王学仲题武侯祠 此联刻木悬挂于祠内正厅两侧楹柱 。透:显露 。武略:武艺,即治国理民、战略战术方面的才华 。文韬:文才 。二表:指前、后《出师表》 。三分,指预定天下三分的《隆中对》 。
问鼎三分三顾地;出师两表两朝心 。——阎钧天题武侯祠 闻钧天,湖北浠水人,花鸟画家 。此联落款署有“壬戌七月,阎钧天八十三岁时书” 。现刻木悬挂于正厅两侧楹柱 。问鼎: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之宝,楚子向王孙满问鼎,有觊觎周室之意,后遂以问鼎喻篡夺 。《晋书·王敦传》:“有问鼎之心,帝畏而恶之” 。这里借喻策划重振汉室,一统天下 。
当年正气扶元气;万世人心仰赤心 。——静轩题武侯祠三义殿 静轩,襄樊人,在书法、美术、文学、历史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造诣 。此联刻木悬挂于祠内偏厅“三义殿”门侧楹柱 。元气:中国哲学概念,指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 。《言毒》:“万物之生,皆禀元气” 。这里借喻汉统 。
空山苹藻思灵泽;故国松楸梦惠陵 。——佚名题武侯祠
抱膝梦回梁父吟;鞠躬泪洒老臣心 。——襄阳王树人题武侯祠 抱膝:《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魏略》:亮“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吟” 。宋刘光祖《祭诸葛丞相文》:“究厥抱膝,伊吕比纵” 。
三顾草庐知节操;两出师表见精忠 。——襄阳王树人题武侯祠 节操:气节,操守 。左思《咏史》:“功成耻受赏,高节卓不群” 。联句意为:三顾方知亮气节,两表反映臣忠心 。
冈枕南阳,依旧田园谈泊;统开西蜀,尚留遗像清高 。——佚名题武侯祠 这副对联是建筑武侯祠时嵌入大殿正门两侧的 。南阳:南阳郡,东汉属郡之一,时辖37县,郡治宛(今河南南阳市) 。隆中当属南阳郡邓县所辖,故称 。
大猷是经,谋国早读隆中对;谈泊明志,慕公好为梁父吟 。——襄阳县政府地方财务委员会题武侯祠 此联落款署有“重修诸葛武侯祠落成纪念,襄阳县政府地方财务委员会谨志” 。大猷:道术,法则 。郑玄笺:“猷,道也” 。《书经·周宦》:“若昔大猷,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 。”经:被推为典范的著作或宗教典籍 。
两表一对,鞠躬尽瘁酬三顾;鼎足六出,威德咸孚足千秋 。——曹立庵题武侯祠 此联刻木悬挂于祠内楹柱 。两表:前、后《出师表》 。一对:《隆中对》 。酬:酬谢 。鼎足:比喻三分鼎峙,犹如鼎之三足 。《史记·淮阴侯列传》:“天下三分,鼎足而居” 。孚:为人信服 。《左传·庄公十年》:“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
隆中山育英才,英才弼国家;武侯祠敬先贤,先贤作楷模 。——佚名题武侯祠

【关于智谋的成语|30则古诗|十首名言二十条】

沧海正横流,策笔敢忘天下计;云霄一羽毛,耕桑长见古人心 。——徐源泉题武侯祠 徐源泉,湖北黄冈人,生活于民国时期 。此联落款“癸酉季夏重建武侯祠落成 。黄冈徐源泉”横流:海水四处奔放,这里比喻政治混乱,社会动荡不安 。云霄一羽毛:指鸾凤 。这里称诸葛亮的才干和品德于万古的历史长河中像在高空中飞翔的鸾凤 。见:显现 。
画三分、烧博望、出祁山,大名不朽;气周瑜、辱司马、擒孟获,古今流传 。——李云题武侯祠 此联刻木悬挂于正厅两侧楹柱上,落款署有“民国甲戊孟秋,黄冈李云题” 。画:谋划,预定 。三分:天下三分 。博望: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河南方城西南 。祁山:在甘肃祁县东,汉代在西汉水北岸筑城,即今祁山堡,为军事必争之地 。诸葛亮北伐曹魏,六出祁山 。周瑜:三国时吴国名将,曾助孙策创立孙吴政权,后辅孙权 。司马:司马懿,魏大臣,多智谋,善权变,数与诸葛亮战 。《晋书·宣帝纪》:“亮数挑战,帝(司马懿)不出,因遗帝巾帼妇人之饰 。”孟获:三国时彝族首领之一 。建兴三年,诸葛亮南征,他被七擒七纵,心悦诚服 。后仕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