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古诗教案怎么写( 二 )


1.重在阅读表露自己的情感
《新课标》在第一学段的目标中指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显的古诗……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学中要通过各种形式来指导、训练学生读 。在读的实践中达到正确、流利,在此基础上才可以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表露出自己的情感 。比如在读中体会古诗的停顿规律、语气、语调等 。如:“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这首五言诗的停顿规律是“二三式”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范读和领读尤其重要,而不是简单评价:某某同学读得真好,谁还能比他读得更好?事实上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很少有学生能知道阅读的质量高低 。而如果有了教师的声情并茂的范读和领读,就会使学生直观地感觉到:原来“这样读”是感人的!在此基础上再去诵读才会使学生有个性化的感悟 。同时通过多种方式的诵读,就容易达到背诵古诗的目标,而不是学习完古诗再留作业要求学生背诵古诗 。
2.借助插图体验古诗意境
低年级古诗教材中都配有鲜活的、富有儿童情趣的插图,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借助背景图,观察图画中人物的表情、动作、自然景物特色,从而体验古诗中蕴含的意境 。如《咏鹅》这首诗,插图非常形象生动,与诗文描写的内容十分吻合 。在教学中观察图画、描述图画内容的说话训练基本上再学习古诗,再体验古诗的意境,效果往往更好 。这一课的课后练习中“根据自己对诗句的理解给图画图上颜色”一题,更是有趣 。它不是简单地涂颜色,是学生在对古诗的个性化理解之后,根据自己对诗歌意境的体验涂颜色 。同时也是学生在生活中实践经验的一种呈现 。涂色之后,如果再引导学生联系诗句说一说自己为什么涂这样的颜色,那就是对古诗更进一层次的深化和感悟 。
3.以古诗为载体认字、识字
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之一,更是低年级教学的重中之重 。低年级古诗教学中的第一个教学目标都是关于识字教学的界定 。以颜真卿的《劝学》为例,这首诗短短的28字,要求认识10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又字旁”;了解“首”字的演变过程,认识首的字理识字图;会写7个生字 。诗歌中除了以前学习过的汉字,其它字在本课都得到了识记,可见本课承载的识字任务之重 。识字教学中要求多认少写,要求认识的字“在本课认识,放到其它的语言环境中也认识” 。而这恰恰是低年级学生识字的难点之一,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能够把课文很熟练地“说”下来,而不能把课文认读下来 。而古诗往往字数不多,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下更容易落实认读目标 。也因为古诗易背诵,落实识字目标自然会降低难度 。
综上所述,小学低年级古诗教学有其自身的独特性、系统性,也有着不同的教学侧重点,语文教师要“把脉关键,呈现重点”,构建符合低年级小学生年龄特点及其心理发展的古诗教学课堂,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提高古诗的教学效率,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到读书的方法,提高学习的能力 。
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的教学资料试看新课改下古诗词教学对诗(词)句的理解,不管是名师课堂,还是一线教师的普通课堂,大都利用多媒体、注释等粗知大意,不求直译(古今词义对译) 。长期这样教学,何谈翻译古诗词、理解古诗词的能力?在中高年级古诗词教学中要坚持训练学生用“释、换、猜、调、补”的学习方法直译古诗词,让其成为学习习惯,终身受用 。
1、释——看注释:
这是学习古诗文的常用方法 。在教学中我们要时时提醒学生利用这一学习资源,直译诗句 。
2、换——古今词对换:
如我在教学新课标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牧童》一诗,理解“草铺横野六七里”中的“铺”时,我先让学生查字典,学生找到词条“把东西展开或铺平”,联系诗句大致理解意思后,再让学生给“铺”组词,学生很快想到了铺天盖地(把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节词“铺”换成了现代汉语的多音节词“铺天盖地”),一下子就理解了草长得茂盛,草野辽阔的意境 。
3、猜——联系上下文推测古诗(词)中词语的含义:
如我在教学新课标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清平乐·村居》这首词,理解“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中的“卧”时,我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推测其含义,有的说是“躺”,有的说是“趴”,双方争持不下 。于是,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辩论,结果是既可解释为“躺”,也可解释为“趴”,两个意思都表现了儿童天真、顽皮的天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