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古代文人积极入世的例子或诗词诗词要全文谢~~~( 五 )


中国古代出世及入世的诗人有哪些?入世的含义:
1.步入社会;投身于社会 !
2. 佛家语,与“出世”(脱离俗世)相对,生于世上!
出世的含义:
1、古代一种对世俗之事不关注的思想(如先秦诸子中就有入世和出世之分歧) 。
2、指出生于世 。
3、存在主义的一种思想流派,主张将生存托付给宗教,以摆脱荒谬世界 。
出世是佛法,入世是世法 。出世是空,入世是有 。出世是法身,入世是报身 。出世是真,入世是妄!
谁能解释一下入世和出世的思想到底指什么啊?人们常说:用出世的态度或精神,来做入世的事业 。这主要是态度方面的,或者说是世界观与人生观 。就是人生在世,确实要很好地处理出世和入出的关系,要用辨证的观点看待这一问题,才能有正确的答案 。入世,就是把现实生活中的恩怨、情欲、得失、利害、关系、成败、对错等做为行事待人的基本准则 。一个人入世太深,久而久之,当局者迷,陷入繁琐的生活末节之中,把实际利益看得过重,注重现实,囿于成见,难以超脱出来冷静全面的看问题,也就难有什么大的作为 。这时就需要有点出世的精神 。出世,就是尊重生命、尊重客观规律、既要全力以赴,又要顺其自然,以平和的心态对人,以不苛求完美的心态对事 。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对有些东西看得淡一些 。这样才能排除私心杂念,以这种出世的精神去做入世的事业,就会事半功倍 。
从另一方面看,一个人生在世上,只是一味地出世,一味地冷眼旁观,一味地看不惯,一味地高高在上,一味地不食人间烟火,而不想去做一点实际的,入世的事情,到头来也是“闲白了少年头” 。这正像自己揪着自己的头发要脱离地球一样 。都说儒家主张入世,佛家,道家主张出世,其实也不尽然 。就拿道家的庄子的思想来说吧,又何尝不是入世呢?唯有能否定,才有大肯定,只有丢掉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才能集中精力于真正有价值的大事 。他的心是冰冷的,因为他的心已是白热化了 。他为了深入这个世界,必须先走出这个世界,这就是道家的本色 。
佛家谈出世入世:“出世”——遁入空门、清心寡欲、万世皆空;“入世”——步入烦世、宣扬佛法、弘扬文化 。小乘佛法讲求出世,出世追求的是脱离凡世间的困扰和诱惑,寻找寂静清幽之所,静心修行而达到高超的境界,出世要求修行者去除一切杂念,舍弃身外之物,物我两忘,身外无我,我亦非我,无我无常,出世的终极目标在于渡己,即追求自身的解脱 。与小乘佛法相反,大乘佛法讲求入世,通过入世修行,教化大众以求正果 。小乘佛法和大乘佛法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不同呢,这主要是由于二者在人性是善是恶这个问题上的分歧所导致的,小乘佛法认为,人性本恶,只有很少的人能够“悟”,通过离开罪恶的尘世进行修行才可以祛除恶根,成就善果,这是一种悲观消极的态度 。大乘佛法认为,人性本善,只是世间充满苦难,迷失了众生的本性,可以通过渡化,劝人行善,让众生摆脱苦难,苦海无边,回头是岸,陧磐成正果 。所谓一切众生皆具佛性,皆可成佛,代表了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 。可以说,出世在渡己,入世在渡人 。
其他如道家、儒家等等的出世入世也和上面两项差不多 。如儒家讲气节 。不以财富、权力、声望为追求目标,而讲修身、养德、济世 。这是出世观和入世观的统一 。
跪求 中国古代积极入世的人和诗句 越多越好一、七律四十九首
1. 东坡吟
傲世世间无天险,
大江东去去不还 。
诗情弛骋大江北,
画意纵横大江南 。
大气大势大手笔,
大仁大义大风范 。
梦里两人常相见,
醒来只隔数百年 。
2. 昆 仑
欲往何处觅雅训?
巍巍昆仑皆惊愤 。
风里鲲鹏欺大鸟,
雨中雏燕竞轻俊 。
今朝我欲乘风去,
大展雄才高万仞 。
横扫天下邪与恶,
一泻君子千古恨 。
3.凉州曲
圣书万卷任纵横,
常觉心源极有灵 。
狂笑惊散四方客,
大怒偏向虎山行 。
不畏腥风吹血雨,
豪歌一曲万里晴,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
4.寒江独钓图
天涯何处觅佳音,
世路茫茫本无心 。
无情未必真豪杰,
知交何须同生根?
垂泪一别人千里,
日后寒暖各自珍 。
慷慨自古英雄色,
甘洒热血写青春 。
5.春山行旅图
惨淡岁月入梦遥,
浪迹四海悲寂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