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知识|例如古诗的结构和特点( 九 )


自然界的时序不停交换 , 转眼春去秋来 , 园中葵及万物经历了春生、夏长 , 到了秋天 , 它们成熟了 , 昔日奕奕生辉的叶子变得焦黄枯萎 , 丧失了活力 。人生也是如此 , 由青春勃发而长大 , 而老死 , 也要经历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 。这是一个不可移易的自然法则 。诗人用“常恐秋节至”表达对“青春”稍纵即逝的珍惜 , 其中一个“恐”字 , 表现出人们对自然法则的无能为力 , 青春凋谢的不可避免 。接着又从时序的更替联想到宇宙的无尽时间和无垠空间 , 时光像东逝的江河 , 一去不复返 。由时间尺度来衡量人的生命也是老死以后不能复生 。在这永恒的自然面前 , 人生岂不就像叶上的朝露一见太阳就被晒干了吗?岂不就像青青葵叶 , 一语秋风就枯黄凋谢了吗?诗歌由对宇宙的探寻转入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 终于推出“少壮不努力 , 老大徒伤悲”这一发聋振聩的结论 , 结束全诗 。这个推理的过程 , 字面上没有写出来 , 但读者可循着诗人思维的轨迹 , 用自己的人生体验来补足:自然界的万物有一个春华秋实的过程 , 人生也有一个少年努力、老有所成的过程;自然界的万物只要有阳光雨露 , 秋天自能结实 , 人却不同 , 没有自身努力是不能成功的;万物经秋变衰 , 但却实现了生命的价值 , 因而不足伤悲;人则不然 , 因“少壮不努力”而老无所成 , 岂不等于空走世间一趟 。调动读者思考 , 无疑比代替读者思考高明 。正由于此 , 使这首诗避免了容易引人生厌的人生说教 , 使最后的警句显得浑厚有力 , 深沉含蓄 , 如洪钟长鸣一般 , 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 。句末中的“徒”字意味深长:一是说老大无成 , 人生等于虚度了;二是说老年时才醒悟将于事无补 , 徒叹奈何 , 意在强调必须及时努力 。
读这首诗 , 我们很自然会联想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段关于人的生命应该如何度过的名言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 。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 。因此 , 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顾已逝的年华时 , 不因虚度时光而悔恨 , 也不因一事无成而羞愧;这样 , 在他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 , 就可以坦然地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 , 都奉献给了人世间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引导读者少壮及时努力 , 不要虚度光阴 , 这种人生态度无疑是积极的 。
这首《长歌行》不同于汉代其他的文人诗哀叹人生的短促、鼓吹及时行乐 , 它是一首唱反调的诗 , 是一首难能可贵的佳作 。
别云间夏完淳
[编辑本段]译文:
三年当中做了奔走他乡之客 , 
今天又做了俘虏 。
大好山河使人流下无限之泪 , 
谁说过天地是宽阔无边的呢!
已经深知为国牺牲的日子临近了 , 
但是想要和家乡告别却难而又难 。
在我不屈的魂灵回来的日子里 , 
将在空中注视着后继的抗敌的旗帜
[编辑本段]文章赏析:
公元1645年 , 夏完淳(时年15岁)从父允彝、师陈子龙在松江起兵抗清 。兵败 , 其父允彝自沉于松塘而死 。夏完淳与师陈子龙继续坚持抵抗 。1646年夏完淳与陈子龙、钱旃饮血为盟 , 共谋复明大业 , 上书鲁王(朱以海) , 鲁王遥授中书舍人 , 参谋太湖吴易军事 。此时南京已陷落 , 身在义军之中的夏完淳依然抱有消灭敌人、恢复明朝的坚毅决心 。为了抗清 , 义军上下结成了同仇敌忾的情谊 。不久义军兵败 , 吴易被执 , 夏完淳只身流亡 , 隐匿民间 , 继续进行抗清活动 。1647年(顺治四年)夏间 , 夏完淳因鲁王遥授中书舍人之职而上表谢恩 , 为清廷发觉 , 遭到逮捕 。被解送南京后 , 夏完淳坚强不屈 , 顽强斗争 , 在接受变节降清的原明朝兵部尚书太子太保洪承畴的审讯时 , 采取反话正说、寓贬于褒的方式当面声色俱厉地痛斥这个朝廷的叛徒、民族的败类 , 令洪承畴面红耳赤、颜面尽失 。在南京狱中 , 夏完淳给嫡母盛氏写了绝笔《狱中上母书》 , 一方面以琐琐家事 , 谆谆嘱托 , 流露出对家人的依恋不舍之情 , 一方面又将复明大志放在儿女私情之上 , 不以后嗣为念 , 表示要“报仇在来世” , 体现出视死如归的气节 。最终不屈而死 , 年仅17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