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知识|例如古诗的结构和特点( 六 )


【鉴赏】(二)
“独坐幽篁里 ,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 明月来相照 。”这是盛唐诗人王维晚年所作《辋川集》绝句之一 。
我们先看前两句:“独坐幽篁里 , 弹琴复长啸 。”篁 , 竹林也;啸 , 撮口作声也 。诗人早年信奉佛教 , 思想超脱 , 加之仕途坎坷 , 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 , 万事不关心 。”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 , 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 。但琴声似乎不足以宣泄郁抑之情 , 所以长啸一声 。这里借用了一个典故 。据刘义庆《世说新语·栖逸》载:“阮步兵啸 , 闻数百步 。”阮步兵即阮籍 , 他是汉魏时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 , 他和稽康等人对当时的封建礼教不满 , 对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不满 , 时常集于竹林咏怀言志 。阮籍在竹林长啸 , 声闻数百步 , 也由此传为美谈 。王维居竹林之中 , 效阮籍长啸 , 以阮籍自比 , 表现自己对权奸的不满 。竹之品格 , 叶如箭指 , 质如坚石 , 干可断而不可改其直 , 身可焚而不可毁其节 。诗人独坐幽竹之中 , 显然是表示自己具有翠竹一样的气节的 。
再看后两句:“深林人不知 , 明月来相照 。”这是进一步渲染那种孤寂的情绪和气氛的 。明月相照 , 不仅点明坐得久 , 坐到明月东上 , 更主要的是想表明惟有天上明月是知己 。明月是高洁之士的象征 , 它独自放射光辉于青天碧海之中 , 不也像诗人一样吗?所以王维引以为知心的“朋友” 。这样写 , 对描写自然景物也有好处 。深林幽篁使人有暗绿色的联想 , 有寂寞沉郁的感觉 , 画面是暗淡的 , 现在忽然“明月来相照” , 使幽暗的竹林 , 洒上一层银白的色彩 , 这种变化似乎增添了一股生气 , 一层诗意 , 孤寂之感一扫而光 , 竹林、明月、诗人都融化到静穆和谐的夜色之中了 。
这短短的只有二十个字的诗 , 有景有情(幽静之景、幽独之情)、有声有色(琴啸之声、林月之色)、有静有动(独坐弹啸)、有实有虚(前两句实写其景 , 后两句虚写其情) , 对立统一 , 相映成趣 。我们读着这首诗 , 就仿佛是欣赏一幅立体而富于变化的人物风景画 , 这诗情画意 , 实为作者之高手妙作 。
观刈麦
【译文】
庄稼人很少有空闲日子 , 五月里家家加倍繁忙 。
昨夜间一场南风吹起 , 那小麦铺满陇沟焦黄 。
妇女们担着竹筩粟饭 , 孩童们提着瓦罐浆汤 。
前行后撵去送晌到田里 , 小伙子们正在南冈操劳 。
两脚蒸腾着暑天的土气 , 脊梁被火似的太阳炙烤 。
力气耗尽了也不觉得热 , 只是珍惜这漫长的夏日 。
更有那些穷苦的妇人  ,  抱着婴儿在他们一旁 。
右手去捡那丢掉的麦穗 , 左臂悬挎着破烂的扁筐 。
听她们相互间三言两语 , 禁不住引起我无限悲伤:
“我家的收成全缴了税 , 拾这点漏儿压压饥荒 。”
如今我有什么功劳德行 , 从来也不从事农耕蚕桑 。
从九品吃禄米足三百石 , 成年价到头来还有余粮 。
想到这些好不暗自惭愧 , 整天到晚怎么也不能遗忘 。
【赏析】
这首诗叙事明白 , 结构自然 , 层次清楚 , 顺理成章 。诗一开头 , 先交代背景 , 标明是五月麦收的农忙季节 。接着写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 , 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 。随后就描写青壮年农民在南冈麦田低着头割麦 , 脚下暑气熏蒸 , 背上烈日烘烤 , 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不觉得炎热 , 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 。
写到此处 , 这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情景已经有力地展现出来 。接下来又描写了另一种令人心酸的情景:一个贫妇人怀里抱着孩子 , 手里提着破篮子 , 在割麦者旁边拾麦 。为什么要来拾麦呢?因为她家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为缴纳宫中重税而卖光了 , 如今无田可种 , 无麦可收 , 只好靠拾麦充饥 。这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 , 有差异又有关联:前者揭示了农民的辛苦 , 后者揭示了赋税的繁重 。繁重的赋税既然已经使贫妇人失掉田地 , 那就也会使这一家正在割麦的农民失掉田地 。今日的拾麦者 , 乃是昨日的割麦者;而今日的割麦者 , 也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者 。强烈的讽谕意味 , 自在不言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