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古诗祝福语有哪些( 八 )


一大早,妈妈就和婶娘、奶奶忙起来 。
首先要按照我家“八卦”蒸笼的大小、月饼的薄厚、颜料的品种,将发好的面均匀的揪成若干团 。接着,一手揉一手团,揉搓十来个回合,光滑了、瓷实了、圆溜了,用手心按平;再用擀面杖一下一下推开成半公分厚、直径四十五公分大的一张面饼,将新榨的胡麻油均匀地涂抹一遍;黄澄澄的,清香扑鼻,再撒上姜黄,撒上白砂糖,撒上一层厚厚的白面;最后紧紧地卷成一卷压成一团;压实了,再擀成刚才的形状,再撒上一遍,这才是个名副其实的好底层,是最好吃
然后,如法炮制,擀上一层又一层,用备好的颜料撒上一层又一层,一层层撂成十公分厚 。或剪开翻出五颜六色的“抓抓子”、或卷成卷拧成“马绊场”、或盖上顶层做成一色“蒸饼” 。最后擀一个薄如纸的面皮儿将整块月饼完全包裹起来,双人四手抬到笼屉里,一笼屉只装一块月饼,一次蒸两笼屉或三笼屉或四笼屉 。
这时,“坐卧”在灶台上的那口大铁锅里早已烧好了沸腾的开水,按顺序将笼屉次第撂在大锅上;再用干净的碎布片或其它什么软物,将锅沿、笼屉缝隙、锅盖缝等一切可能透气的地方都塞严实了;用枯树权、牛粪块等结实耐用的柴火一口气烧上半个钟头的旺火,防止“溜锅” 。等锅盖上面热气腾飞好一阵子了就要暂时停入火;停顿一刻钟热气稍降,再用温火烧半小时 。就这样烧四次,蒸两三个钟头,一大锅水也熬干散没了,月饼也就蒸好了 。
那时候,为了蒸月饼,每年我都会向老师请假担任“烧火丫头” 。
月饼蒸好后,要有两人三掀两翻整体端正放稳,用木制的“点朵子”沾上红颜料,在暄腾腾的白面上点上一朵朵红花,便有了色彩,晾上一个晚上,揭掉表皮,切成十五公分大小的方块,便可吃了 。新鲜时香甜美味;晾干了酥脆可口,层层叠叠,肥而不腻,中秋后的日子就在这甜美中咀嚼着 。
中秋月夜更值得一提 。当皎洁的月亮爬过树梢立在屋顶时,深邃的天空澄澈透明,往日的繁星似有若无,亮汪汪的月光如水地洒落在农家宽敞的院落里,比白昼更亮堂 。家家户户搬出自家方桌,端一块完整的、画着月亮的月饼,恭恭敬敬地供献在方桌中央,四周的拼盘里供奉上自家收获的水果或别的什么好吃的,叫“献月” 。老人们还会讲“嫦娥”和“玉兔”的故事,举头望月,我总想从“玉盘”中看见正在舞蹈的嫦娥或玩耍的白兔 。
中秋散文:“年怕中秋,月怕十五”
各种各样的月饼广告铺天盖地地袭来,让人仿佛觉得明日就是中秋 。
有这样一句话“年怕中秋,月怕十五”,意思是说一过中秋一年也就快过去啦,每月一过十五,这个月也就很快过完了 。
是啊,中秋节马上就来临啦,年关也将紧随着而至 。这不仅令人叹惜时光飞逝,也让人不觉就回忆起往事来 。
想想,自己已经有好几个中秋节没有在家过了 。每到中秋节,除了快递些月饼之类的东西回家和打个电话向家人问候一声外,剩下的就只有思念和回忆了 。记忆中在家过节的情景也在这时变得清晰起来 。
小时候过中秋节,确实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 。因为长期在外地工作的父亲总会赶在过节前回家,而每次回家总会给我们几个小孩带来新衣服、糖果,还有一些新奇的玩意 。穿上新衣服,衣兜里装满了各种糖果,心情自然无比的喜悦 。在我心目中,过中秋节就如同过年一样让人欢喜 。
当然,令人高兴的事儿远不止这些 。
砌塔是很多小孩子都非常喜欢做事情 。我们一般会三五成群,并在中秋节前几天就开始穿梭于乡间小路和残破的院落,收集零碎的瓦片 。到了中秋节那一天,真正的砌塔工程也就开始了 。我们用砖头做塔门,用大块的瓦片做塔基,并根据收集到的瓦片的多少而估算塔基的大小 。紧接着就要一层一层地往上垒瓦片了,瓦片的使用要从大到小,并一层一层往塔心收缩,最后形成一个圆锥形状,塔也就砌成了 。在砌塔的过程中,我们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动作都必须小心翼翼,有时因为估算错误或者不小心碰到了塔,就必须全部重新来过 。所以这也是一件考究眼力和耐性的功夫 。花费了大量工夫砌成了塔,接下来就只有等待着晚上烧塔 。
随着天际最后一抹晚霞的退去,天色也昏暗了下来 。在母亲的催促声中,我总是胡乱扒上几口饭,就奔向了晒谷场,这里可是小孩子们欢聚的地方 。我们一路追逐玩耍,一边迫切地希望月亮快点儿升上天幕 。
求采纳为满意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