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六句古诗词急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小雅·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
六十四个字的古诗殢人娇李清照
玉瘦香浓,
檀深雪散,
今年恨探梅又晚 。
江楼楚馆,
云间水远 。
清昼永,
凭栏翠帘低卷 。
坐上客来,
尊前酒满,
歌声共水流云断 。
南枝可插,
更须频剪,
莫待西楼,
数声羌管 。
四十六个字的古诗词 。《浣溪沙》
簌簌衣巾落枣花,
村南村北响缫车 。
牛衣古柳卖黄瓜 。
酒困路长惟欲睡,
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
翻译:衣巾在风中簌簌作响,枣花随风飘落 。村子的南北头响起剿车的支呀声,是衣着朴素的农民在卖黄瓜,路途遥远,酒意上心头,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 。艳阳高照,无奈口渴难忍 。于是敲开一家村民的屋门,问可否给碗茶?
六个字的四句古诗1、《田园乐七首·其一》-唐代:王维
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 。
官府鸣珂有底,崆峒散发何人 。
译文:饱见高堂深院里的官府人家,经常出入北里南邻上层社会 。追名逐禄者常到官府出入,而在山中散发隐居者是什么人?
2、《田园乐七首·其二》-唐代:王维
再见封侯万户,立谈赐璧一双 。
讵胜耦耕南亩,何如高卧东窗 。
译文:有人很快就能够封侯万户,在交谈的当时就能得到赏赐玉璧一双 。这怎么能比得过归隐躬耕南亩,怎么比得上高卧东窗的闲适生活 。
四字六句古诗词急

3、《田园乐七首·其三》-唐代:王维
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 。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
译文:采菱泛舟体验渡头疾风正吹,拄着拐杖到树林西面看夕阳西斜 。我就是那杏树坛边的渔父,也就是住在桃花源里的人家 。
4、《田园乐七首·其四》-唐代:王维
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 。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
译文:茂盛的春草,在秋天还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绿色 。高大挺直的松树,夏季的树荫凉爽 。牛羊无需人们去驱赶,自己会回到村里的小巷子 。孩子们天真烂漫,不认识达官显贵 。
5、《田园乐七首·其五》-唐代:王维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
译文:远处的山边横卧着一个寂静的小村庄,绿树掩映中零星的檐角翘起,其间正升起一缕袅袅的炊烟 。生活在颜回那样简陋、艰苦的环境中,与陶潜那样与世无争的高士为邻 。
16句的古诗汉代诗人卓文君的《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
今日斗酒会,明日沟水头 。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十句“六个字”的古诗词有什么?十句“六个字”的古诗词如下:
1、桃红复含宿雨,柳线更带朝烟 。——王维《闲居》
2、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 。——王维《田园乐·其四》
3、烟里歌声隐隐,渡头月色沉沉 。——鱼玄机《隔汉江寄子安》
4、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晏殊《破阵子·春景》
5、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刘长卿《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
6、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王维《田园乐·其五》
7、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8、夹岸人家临镜,孤村灯火悬星 。——岑参《村居》
9、行尽风林雪径,依然水馆山村 。——朱熹《铅山立春》
10、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王维《幽居》
1、“六个字”的古诗词叫六言诗,全诗都是六个字一句,是中国古代诗歌体裁中的一种,属于旧诗 。
2、六言诗的起源影响最深的有以下三种:
(1)起源于《诗经》说 。最早提出这种说法的是东晋挚虞 。他说:“六言者,'我姑酌彼金?’之属是也 。乐府亦用之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论及六言诗的缘起,承袭了挚虞的说法,以为“三六杂言,则出自篇什” 。很显然,刘勰论六言诗起源,也最早追溯到《诗经》 。清人赵翼论六言诗缘起,亦袭挚虞之说 。他说:“按《毛诗》'谓尔迁于王都’、'曰予未有室家’等句,已开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