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的现代诗词有哪些好又经典的( 七 )


文学革命论:1917年2月发表于《新青年》 , 表明了更坚定的文学革命的立场 , 明确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新文学的征战目标 。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 , 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平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 , 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 , 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从内容到形式对封建旧文学持批判否定态度 , 主张以革新文学作为革新政治、改造社会之途 。
“人的文学”:1918年12月 , 《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 , 对当时的文学革命影响很大 。周作人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 , 充分肯定人道主义 , 强调一种“利己而利他 , 利他即是利己”的“理想生活” , 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 , 对于人生诸问题 , 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 , 便谓之人的文学” , 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 , 应充分表现“灵肉一致”的人性 。这深深影响了五四时期表现个性解放主题的创作 , “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时期文学的一个中心概念 。在《平民文学》中 , 周作人进一步阐述“人的文学”的主张 , 强调文学须应用于人生上 , 提出“普遍”与“真挚”的原则 , 并申明“以真为主 , 以美即在其中”的文学观念 , 这对五四时期尤其是为人生派的创作影响很大 。
学衡派:得名于1922年1月在南京创办的《学衡》月刊 , 主要成员有东南大学的梅光迪、胡先骕、吴宓等 , 他们既是欧美留学生 , 又是大学教授 。他们以《学衡》为阵地 , 打着“学贯中西”旗号 , 提倡尊孔读经、复古倒退 , 攻击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和开始在中国传播的马列主义 。1933年 , 《学衡》停刊 。
甲寅派:得名于《甲寅》杂志 。1925年《甲寅》在北京复刊后 , 成为章士钊等宣传复古思想 , 反对白话文 , 为镇压进步学生运动制造舆论 , 维护反动军阀统治 , 抨击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经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化革命阵营的奋力批驳 , 甲寅派很快败下阵 。至此 , 白话与文言之争以白话文的胜利而告终 。
鸳鸯蝴蝶派:始于20C初 , 盛行于辛亥革命后 , 得名于清之狭邪小说《花月痕》中的诗句“卅六鸳鸯同命鸟 , 一双蝴蝶可怜虫” 。因其内容多写才子佳人情爱 , 又因鸳蝴派刊物中以《礼拜六》影响最大 , 故又称“礼拜六派” 。主要作家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李定夷等 。主要刊物有《礼拜六》《小说时报》《眉语》等 。他们的文学主张 , 是把文学作为游戏、消遣的工具 , 以言情小说为骨干、情调和风格偏于世俗、媚俗的总体特征 。代表作有徐枕亚的《玉梨魂》、李涵秋的《广陵潮》 。这股文学思潮存在时间较长 , 到1949年才基本消失 。这一流派的出现有社会和文学自身原因 , 在从古代小说到现代小说的过渡期间起过一定的承前启后作用 。
自己体会吧
关于中国年文化的诗歌

  1. 《除夜雪》
    (宋)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 , 嘉瑞天教及岁除 。
    半盏屠苏犹未举 , 灯前小草写桃符 。
  2.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 总把新桃换旧符 。
  3.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 , 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 , 穷边饱雪霜 。
    命随年欲尽 , 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 , 挑灯夜未央 。
  4. 《除夜雪》
    (宋)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 , 嘉瑞天教及岁除 。
    半盏屠苏犹未举 , 灯前小草写桃符 。
  5.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 客心何事转凄然 。
    故乡今夜思千里 , 霜鬓明朝又一年 。
春节(Spring Festival)指华夏传统历法夏历的元旦(与中国现行的公历元旦不同) , 农历正月初一 , 又称农历新年、大年、岁首、正旦、正月朔日 , 又叫阴历年 , 俗称过年、度岁、庆新岁 。
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 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 。在中国民间 ,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 , 一直到正月十五 , 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