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月的思乡的诗句及解析

【望月有怀】李白
清泉映疏松,不知几千古 。寒月摇清波,流光入窗户 。对此空长吟,思君意何深 。无因见安道,兴尽愁人心
解析
清泉映疏松”,此句不唯写泉与松,月光也在其中 。有月在天,方可知泉“清”、松“疏”,方有一个“映”字 。“不知几千古”,此句不唯写出诗人思绪万千,亦写出诗人独立的身姿 。亦可想见诗人之非常人,方有念及“千古”之心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云:“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
“寒月摇轻波,流光入窗户 。”目光由远及近,由外及于内,由风景转入心境 。薛逢《长安夜雨》云:“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 。”与此类 。钱起《裴迪南门秋夜对月》云:“影闭重门静,寒生独树秋 。鹊惊随叶散,萤远入烟流 。”则是由近至远了 。
“对此空长吟,思君意何深!”情因月起,意由情发 。诗意满怀,故为“长吟” 。然有佳作岂可无人欣赏、倾听?故思知音之意甚深 。《长相思》云:“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忆君迢迢隔青天 。”《送纪秀才游越》云:“绿萝秋月夜,相忆在鸣琴 。”对月思人,自然之事 。李白行呤天下,知交亦满天下,处处相知却也是处处别离,思念于是则多 。
“无因见安道,兴尽愁人心 。”怀君而终不得见君,意兴阑珊,愁苦渐来 。《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云:“怀君不可见,望远增离忧 。”马戴《楚江怀古》云:“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柳永《蝶恋花》云:“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
关于思乡的古诗及其赏析(5首)静夜思
李 白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
举 头 望 明 月,
低 头 思 故 乡 。
【注释】:
1.静夜思:在静静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 。
2.疑:怀疑,以为 。
3.举头:抬头 。
【韵译】:
皎洁的月光洒到床前,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 。
仰头观看明月呵明月,低头乡思连翩呵连翩 。
【赏析一】: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
诗的前两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 。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 。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 。“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 。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
诗的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 。“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 。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 。“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 。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 。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
这首五言绝句从“疑”到“望”到“思”形象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月夜思乡图 。诗歌的语言清新朴素,明白如话;表达上随口吟出,一气呵成 。但构思上却是曲折深细的 。诗歌的内容容易理解,但诗意却体味不尽 。
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 。这首《静夜思》可以说是李白诗歌的“自然”和“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艺术特色的极好说明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评析】:诗写游子思乡怀亲 。诗人一开头便紧急切题,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 。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 。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 。“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戌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