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洲头》毛主席诗词内容是什么( 三 )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
恰同学少年 ,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 挥斥方遒 。
指点江山 , 激扬文字 , 
粪土当年万户侯 。
曾记否 , 到中流击水 , 浪遏飞舟!
【注释】:
沁园春:词牌名 , 由东汉的沁水公主园得名 。
橘子洲:在长沙附近的湘江中 。
舸(gě):大船 。
同学少年:毛泽东于1913年至1918年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 。1918年毛和萧瑜、蔡和森等组织新民学会 , 开始了他早期的政治活动 。
遒(qiú):强劲 。
遏(è):阻止 。
在深秋一个天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
看万座山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满江秋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雄鹰敏捷矫健,在辽阔的蓝天里飞翔 , 鱼儿轻快自如,在明净的水底里时沉时浮,一切生物都在秋天里争求自由.
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一齐涌上心头)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决定,主宰?
回到过去,我和我的朋友,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漫游.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
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达官贵人,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
大家是否记得,当年我们在江水中游泳,那激起的浪花几乎挡住了疾驶而来的船?
【题解】:
1925年秋 , 湖南省长赵恒惕再次通缉毛泽东 。毛泽东离开长沙去广州 , 这首词是离开长沙时所作 。
【赏析】
万山红遍 一派壮丽秋景
从美学上讲 , 崇高美表现于外在方面 , 体现为高大、辽阔、巍峨、宏伟等壮丽景象 。德国哲学家康德把崇高分为两类:数学的崇高 , 如高山的体积;力学的崇高 , 如暴风雨的气势 。俄国著名文艺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一件事物较之与它相比的一切事物要巨大得多 , 那便是崇高 。”孔子也把“大”与崇高联系起来 , 赞叹:“大哉!尧之为君也 。巍巍乎 , 唯天为大 , 唯尧则之 。”这种巍峨、博大、壮阔的崇高美 , 在毛主席诗词中 , 以对山川景物的描绘体现得最为鲜明 。《沁园春·长沙》就是其中最优秀的篇什之一 。
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 。“独立寒秋 , 湘江北去 , 橘子洲头 。”一开始 , 作者便把自己置于秋水长天的广阔背景之中 。同时也把读者带进了一个高远的深秋境界里 。远看:“万山红遍 , 层林尽染 。”作者不仅看到了眼前岳麓山的枫林 , 也可能联想到了北京香山的黄栌 , 和祖国无数山岳中由绿变红的乌柏、水杉、槭树、槲树、黄连木……那一重重山 , 一层层树 , 让自然之神彩笔一抹 , 晕染得一片嫣红 , 比二月笑放的春花还要艳丽 , 比六月飘舞的彩霞更加瑰奇 。近观:“漫江碧透 , 百舸争流 。”秋水澄澈 , 秋江碧波 , 脚下的湘江 , 在秋天更加清澈晶莹 , 如碧绿的翡翠 , 如透明的水晶 。江面上 , 千帆竞发 , 百舸争渡 , 静中有动 , 生气勃勃 。仰视 , “鹰击长空” , 万里无云的秋空 , 雄鹰奋振健羽 , 自由飞翔 。俯瞰 , “鱼翔浅底” , 因透明而清浅见底的江里 , 鱼群摆动鳍尾 , 任意遨游 。作者以短短四句诗 , 描绘出一幅立体的寥廓万里、绚丽多彩的江南秋景 , 宛如当代著名的岭南画派大家关山月浓墨重彩的彩墨山水图 。不愧为“驱山走海置眼前”(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 “咫尺应须论万里”(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的大手笔 。“看万山红遍 , 层林尽染 , 漫江碧透 , 百舸争流 , 鹰击长空 , 鱼翔浅底 , 万类霜天竞自由”七句从内容上看 , 写大山 , 树林 , 湘江 , 船只 , 鹰鱼等 , 既有自然物 , 也有动植物 , 品类齐全 , 充满生机 。
从写景的角度看 , 作者在视角上 , 有远近高低 , 从逻辑上 , 从点到面 , 由实到虚 , 从自然到人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