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所有古诗( 二 )


诗人辞官离京,心情十分郁闷.但他并不认为自己从此就一无用处,而是仍想做些对社会有益的工作.“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两句,移情于物,是新生命的赞歌.“落红”“护花”是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著追求.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的浪漫豪气.诗中没有一个“望”字,但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此诗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早春的西湖描绘得生机盎然.前四句写湖上春光,先点明环境,然后写景;后四句专写湖东景色,先写景,然后点明环境.衔接非常自然.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这是一首登高览胜之作.后两句议论结合写景,显得非常自然.以“浮云”为喻,反映诗人对当时保守势力的蔑视;“不畏”二字.道出“身在最高层”的独特感受.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本篇以乐府旧题写当时战事.诗人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
别云间
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这首诀别故乡之作,表达的不是对生命苦短的慨叹,而是对山河沦丧的极度悲愤,对家乡亲人的无限依恋和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
苏教版语文七上七下八上八下所有古诗词七上
1、次北固山下 王湾(唐)
客路青山下 ,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 江春
入旧年
2、赤壁 杜牧(唐)
折戟沉沙铁未销 ,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 铜雀春深锁二乔
3、浣溪沙苏轼(北宋)
山下兰芽短浸溪 , 松间沙路净无泥 ,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4、十五夜望月王建 (唐)
中庭地白树栖鸦 ,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 不知秋思落谁家
5、水调歌头 苏轼(北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 又恐琼楼玉宇 ,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 何似在人间 。
转朱阁 , 低绮户 , 照无眠 。不应有恨 ,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 离合 , 月有阴晴圆缺 ,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
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唐)
天街小雨润如酥 ,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绝胜烟柳满皇都 。
7、西江月 辛弃疾(南宋)
明月别枝惊鹊 ,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 听取蛙声一片 。
七八个星天外 ,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 路转溪桥忽见 。
8、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 便引诗情到碧霄
9、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 , 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 , 札札弄机杼 。
终日不成章 , 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 , 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 , 脉脉不得语 。
10、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唐)
清晨入古寺 , 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 , 禅房花木深 。
山光悦鸟性 , 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 , 但余钟磬音 。
11、雪梅卢梅坡 (宋)
梅雪争春未肯降 , 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 雪却输梅一段香 。
12、霜月李商隐(唐)
青女素娥俱耐冷 , 月中霜里斗婵娟 。乐游原夕阳无限好 , 只是近黄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