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古诗( 三 )


编辑本段【格律】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本作的韵脚是:七阳;可"三江七阳"通押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编辑本段【注释】
1.静夜思:在静静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 。
2.疑:怀疑,以为 。
3.举头:抬头 。
编辑本段【译文】
坐在井床上看天上明月洒在地上的月光,宛如层层的白霜 。
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
【床前明月光中的“床”】
指井台
参考资料:《新课堂作文》
已经有学者撰文考证过 。退休教师重解李白“床前明月光”,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程实将考证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刊物上,还和好友创作了《<静夜思>诗意图》。
关于“床”释义的争鸣
一解:魏明伦表示,《静夜思》家喻户晓,但研究者对这首诗却一直争论不休,焦点就集中在“床前明月光”的“床”上 。有的认为“床”应作坐具解释,有的认为“床”应作睡眠之床,学者认为“床”应作井栏解 。其实,《静夜思》中的“床”确为井栏,而且“井”这一民俗意象是全诗的核心意象 。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 。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 。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说明井和床有关系,其关系的发生则是由于两者在形状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类同 。古代井栏专门有一个字来指称,即“韩”字 。《说文》释“韩”为“井垣也”,即井墙之意 。
二解:“床”即“窗”的通假字
三解 :这里“床”作井沿、井栏杆讲更合理些 。理由如下:
1、我国古代的窗子还未能安装上玻璃,人们为了防风御寒,一般都要给窗户蒙上一层纸 。这在一些武侠片中可以看到,一些江湖侠客在漆黑的夜晚,用手指沾一点唾液,轻轻把窗户纸戳一个洞……请问月亮能穿过窗户纸在床前的地上洒下一片银霜般的月光吗?
2、倘若窗户没有蒙窗户纸,但古代的窗户一般有窗格子,月光透过这样的窗格子,在床前的地上只会留下参差斑驳的光斑,不会形成大片的月光,恐怕难以让诗人“疑是地上霜” 。
3、倘若诗人住的是一所简陋的房子,窗户没有窗格子,窗子正打开着 。但古时人们一般把床靠房屋北墙安放,诗人躺在床上举头一定望不到明月,看到的只能是屋顶,当然低头的动作也无法做了 。
4、倘若床是靠南墙靠窗户安放的 。该诗题目叫《静夜思》,说明此时应是夜深人静,月到中天 。诗人躺在床上无须举头就能望到明月;而且依据月照的角度,月光可能照在床上而不是床前 。
5、诗人深夜不眠,是否点灯?若点灯,恐怕月光不会在床前如银霜洁白一片 。
6、倘若诗人夜深难寝,并未点灯,也未躺在床上,而是站在窗前,凭窗远眺 。这时诗人如果举头看明月:其一,由于月已中天,诗人看到的恐怕只能是屋檐;其二,诗人站在窗前,身后必定留下身影,床前是否有足够的月光让诗人“疑是地上霜” 。
7、井栏杆的周围是供人们蹲着洗衣洗菜的光滑的空地 。诗人夜深难寐,月下在井栏外的空地上独自踱步 。在这样的井栏周围,诗人才能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抬头、低头,动作自如 。银色的月光洒在这样的开阔地上,自然让他觉得“疑是地上霜” 。更主要的是“井”在古代是家乡的代称 。古时人们为了生活的方便总喜欢围水而居,井的四周总聚集着住户,人们便把八家住户叫做井;通往水井的街道里弄就叫做市井(北京的王府井就因井而得名) 。这从井在古代的写法就能看出来 。在井边干活的小人物被叫做市井之徒 。孩子们喜欢围着水井嬉戏玩水,南京长干里的男孩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农村人也喜欢围井而居,男子在井边打水边对话,村妇们在井沿四周空地上边洗衣洗菜边拉扯家常(原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井》也反映了这种情况);夏夜月下人们也喜欢在井沿四周一边纳凉,一边聊天 。水井成了当时人们公共活动场所、信息发布中心 。井也逐渐就成了故乡、乡里的代名词 。否则成语“背井离乡”中“背对着井”就不能表示“离开家乡”的意思了 。诗人举头望着天上的一轮圆月,低头看着这样有着家乡文化内涵的井,说不定已想起家乡老井边热闹的场景,想起自己在井边玩耍的快乐 。我想,富于想象、善于联想的诗人看着能够借代家乡的井当然容易引起对家乡的思念,看着作为卧具的床只怕会让诗人想起梦乡而不是家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