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的风俗习惯|哈尼族有何特色风俗?( 二 )


在这种历史大环境的影响之下,古羌人开始不断流散迁徙,并再次演变出若干羌人族群 。哈尼族先民在这个过程中也不得不几易百思特网族名,哈尼、卡堕、雅尼、豪尼、碧约、白宏,是当时社会中哈尼族先民的主要自称 。
哈尼族的风俗习惯|哈尼族有何特色风俗?



实际上如果从哈尼族历史角度去分析,可以发现出了这六个比较常见的自称之外 。在历史不断变迁与朝代更迭频繁的影响之下,哈尼族先民在后期也出现了改易族名的现象 。哦怒、阿木、多泥、卡别、海尼等,都是哈尼族在不同时代的名号 。
2.“和夷”南迁
古羌人受到秦朝攻击之后不得不四处逃难,而其中有一支名为“和夷”的部族,其实就是古代哈尼族先民的核心族民 。“和夷”经过不断南迁定居于大渡河畔,为了能够让民族得到延续和传承,他们不得不由原来的游牧改为农耕 。
简而言之这支古羌人构成的“和夷”部族,其实就是现代哈尼族人的祖先 。他们在大渡河畔过上农耕生活之后,在战争、灾荒等因素的影响之下,又不得不继续南迁并最终到达,云南亚热带哀牢山中 。
哈尼族的风俗习惯|哈尼族有何特色风俗?



笔者认为这其实就是现代哈尼族祖先,由古代中国西部地区迁入云南的历史过程 。实际上哈尼族先民是在公元4-8世纪,或者说是在唐朝初年才真正迁徙到到元江澜沧江地区 。这一点可以从唐代文献中,对哈尼族先民的称呼“和蛮”得到证实 。
哈尼族祖先在唐朝时期经过不断发展,最终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地方政权 。这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南诏”、“大理”,从这一点其实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哈尼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而且一直都参与到了中原政权的改革之中 。
一个认为哈尼族先民在历史中的发展,或者说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中的民族历程 。其实都在充分说明一件事情,百思特网那就是在古代社会少数民族在发展过程中,一定会受到中原大国的影响甚至掣肘 。哈尼族的形成与发展就遵守了这个历史规律 。
独具历史韵味的哈尼族文化习俗哈尼族先民在古代社会中,由于一直居住于中国西部地区,并且被中原王朝称为西戎 。所以起民风民俗也独具戎族特色,无论是建筑风格还是服饰形制,乃至饮食习俗与文化艺术,其实都深深的刻上了少数民族烙印 。
哈尼族的风俗习惯|哈尼族有何特色风俗?



一、建筑习俗
从整体印象上来看哈尼族的居住习俗,不仅具有非常独特的习俗理念,同时也完全符合我国西南少数民族风格 。哈尼族人一般都会将房子建筑在半山腰,依山伴水、就地取材时期主要建筑特色 。
几乎每一户哈尼族人家在盖房子的时候,都会单独盖一座面积较小的“耳房” 。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在主体住房的两侧,搭建两个“耳房”不仅特别对称,而且这种房子的样式还有一点类似“四合院” 。
哈尼族人之所以会建筑这种样式的房子,其实主要与其生活、生产有很大关系 。一般情况下“耳房”多为平顶,建筑材料为圆木、细木和稻草,然后在房顶上覆盖泥土作为晒台 。所谓晒台其实就是为了晾晒粮食、衣服等 。
哈尼族的风俗习惯|哈尼族有何特色风俗?



当然面积比较大的“耳房”其晒台也会比较宽阔,人们可以在上面纳凉或小孩子在房顶玩耍 。如果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哈尼族“耳房”晒台的作用其实非常丰富 。这种具有一房多用的建筑风格,其实也与人们生产劳动、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
如果深挖哈尼族“耳房”用途不难发现,这种坐落于正房两侧的独体房子,一般都是给未婚儿女准备的住房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哈尼小孩,相比较于汉族人来说更加独立自主 。当然,大多数情况下“耳房”主要是为了主要是为了堆放农具等杂物 。
哈尼族的风俗习惯|哈尼族有何特色风俗?



二、服饰习俗
1.哈尼族男性服饰
相比较于其他民族而言哈尼族人更加心灵手巧,因为哈尼族的独特民族服饰用布,基本上都是其民族妇女自纺自织自染 。虽然这种“土布”相对来说质地较硬,而且颜色方面也多以藏青色为主,但是却可以剪裁出符合哈尼族民族特色的服饰文化 。
哈尼族男子一般都喜欢用青布裹头,然后上身穿对襟上衣下身配大裤裆裤子 。这种服饰形制其实与壮族、彝族,以及苗族的民族服饰都差不多 。只不过在佩饰或纹绣上有所差异,还有就是布料或颜色上也会有一定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