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江南春雨杏花的诗句( 三 )


绘画创作
徐悲鸿一生创作了数千件中国画、油画和素描作品 。北京徐悲鸿纪念馆收藏着他各个时期的作品1000余件 , 其他作品散见于台湾、香港、东南亚及世界各地的私人收藏 , 另有数十件油画精品毁于第二次世界大战 。徐悲鸿的创作活动大致分4个时期 。
①旅欧时期(1919~1927年) 。徐悲鸿初到法国留学时 , 现代主义诸流派正风靡巴黎 , 但他遵循导师赠言“勿慕时尚 , 毋甘小就” , 悉心研究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艺术名作 , 刻苦锤炼绘画技巧 。1924年前后 , 对绘画规律进一步融会贯通 , 臻于成熟 , 1926年进入第一个创作高峰 , 自认此年“吾作最多 , 且时有精诣” 。这个时期的油画创作主要有:《老妇》《持棍老人》《抚描》《自画像》《萧声》《黄震之像》以及《男人体》《女人体》等习作 。他留下的近千幅素描 , 也大部分是这个时期的作品 。

【描写江南春雨杏花的诗句】

②盛期(1928~1936年) 。这一时期 , 他的创作极丰 , 形成了明确的现实主义艺术风格 , 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独树一帜 , 代表作有《田横五百士》(1928~193O年)《九方皋》(1931年)《徯我后》(1930~1933年)等 。这些作品集中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创作思想 , 代表着他一生的主要创作道路 。例如《徯我后》 , 取自《诗经》的“徯我后 , 后来其苏”之句 , 意指百姓期待英明君主的解救 。画面描绘农村苦旱 , 一群男女老少在田里仰天而望 , 期待着甘霖 。此画所作年代 , 正当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东北 , 中华民族濒于危亡之际 , 曲折地表现了画家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和真挚的爱国主义感情 。在中国画创作上 , 这一时期的作品数量多且成就高 , 画的较多的是马、牛、狮、雀等 , 造型精练 , 生动传神 。著名的作品有《马》《日长如小年》《群牛》《新生命活跃起来》《颟顸》《逆风》《晨曲》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