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阳节的古诗词( 四 )


清·宋江
喜遇重阳 , 更佳酿今朝新熟 。见碧水丹山 , 黄芦苦竹 。头上尽教添白发 , 鬓边不可无黄菊 。愿樽前长叙弟兄情 , 如金玉 。
统豺虎 , 御边幅 , 号令明 , 军威肃 。中心愿 , 平虏保民安国 。日月常悬忠烈胆 , 风尘障却奸邪目 。望天王降诏 , 早招安 , 心方足 。
赏析:群雄“开怀痛饮”之时 , 宋江显然想得远些 。先强调弟兄情分再是为众人的前程的忧虑和思考 。重阳节饮酒赏菊 。宋江在这时候吟出“降诏” , “招安”自然为英雄们的悲剧打下了伏笔 。宋江将时光催人老的恐慌 , 轻松消解进了佳节带来的神清气爽 , 这是一种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 。
6、《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唐·岑参
九日黄花酒 , 登高会昔闻 。
霜威逐亚相 , 杀气傍中军 。
横笛惊征雁 , 娇歌落塞云 。
边头幸无事 , 醉舞荷吾君 。
赏析:这首诗作于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 。“九日黄花酒 , 登高会昔闻 。”首联二句概言边塞无事 , 重阳佳节 , 众人按照传统的庆祝方式 , 喝酒登高 , 一派和熙欢乐之景 。“霜威逐亚相 , 杀气傍中军 。”颔联二句意指封常清治军雷厉风行 , 又能在和平时期时刻保持谨慎 。“横笛惊征雁 , 娇歌落塞云 。”颈联二句是诗人信手描写节日里战士们的欢愉活动 , 所谓“独在异乡为异客 , 每逢佳节倍思亲” , 这些笛声、歌声里都蕴含着深深的思乡之情 。“边头幸无事 , 醉舞荷吾君 。”尾联二句是称颂在封常清的英明领导下 , 边境安宁 , 因而将士们能在重阳佳节高歌豪饮 。
7、《九日龙山饮》
唐·李白
九日龙山饮 , 黄花笑逐臣 。
醉看风落帽 , 舞爱月留人 。
赏析:在咏菊诗中 , “龙山之会”、“落帽人”是常被引用的典故 。李白把这个典故与自己的龙山之游紧密结合在一起抒发了内心的失意愤懑、旷达洒脱的复杂感情 。
8、《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
宋·江总
心逐南云逝 , 形随北雁来 。
故乡篱下菊 , 今日几花开?
赏析:九月九日 , 勉强登高 , 却无人送酒同欢 , 遥想故园的菊花 , 大概在战场旁 , 寂寞地开放吧 。江总 , 南朝陈诗人 。陈亡 , 入长安 , 仕于隋 , 后辞官南归 , 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 。从诗的第三句中“篱下菊”的用典可知 , 诗人在表达对故乡的怀想和思旧之情的同时 , 流露出了归隐田园的情怀 。
到了重阳 , 文人墨客 , 则常常诗思泉涌 , 情感难抑 。南陈诗人江总的《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微山亭赋韵》和唐代诗人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 就是两首著名的重阳佳作 。
9、《蜀中九日 》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 , 他席他乡送客杯 。
人情已厌南中苦 , 鸿雁那从北地来 。
赏析:诗歌开头就承题 , “九月九日望乡台” , 点明了时间是重阳节 , 地点是玄武山 , 此处将玄武山比作望乡台 , 以此来表达乡愁 , 思乡之情倍增 。“他席他乡送客杯” , 点明了诗人当时是在异乡的别宴上喝着送客的酒 , 倍感凄凉 。诗歌的前两句就勾勒出了一个易让人伤感的环境 , 正逢重阳佳节 , 又是客中送客 , 自然容易勾起浓郁的乡愁 , 于是就很自然地引起了下两句对鸿雁看似无理之问:“人情已厌南中苦 , 鸿雁那从北地来?”
10、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 , 无人送酒来 。
遥怜故园菊 , 应傍战场开 。
赏析:对故园菊花 , 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想象 , 诗人别的不写 , 只是设想它“应傍战场开” , 这样的想象扣住诗题中的“行军”二字 , 结合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的时代特点 , 写得新巧自然 , 真实形象 , 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鲜明的战乱图:长安城中战火纷飞 , 血染天街 , 断墙残壁间 , 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开放着 。此处的想象之辞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 , 而寄托着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 , 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这一结句用的是叙述语言 , 朴实无华 , 但是寓巧于朴 , 余意深长 , 耐人咀嚼 , 顿使全诗的思想和艺术境界出现了一个飞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