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句描写襄阳的古诗词( 五 )


范宗尹
(1100-1136) 南宋初宰相 。字觉民,襄阳邓城(今湖北襄樊)人 。宣和三年上舍登第,累迁侍御史、右谏议大夫 。靖康初,以论弃太原三镇为言者所劾,罢归 。张邦昌立为楚帝,遣其诣康王劝进 。建炎元年,出知舒州,又以受伪命责置鄂州 。召为中书舍人,迁御史中丞 。三年,拜参知政事 。四年,授通议大夫、守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御营使(《宋宰辅编年录》卷一四) 。绍兴初,为秦桧所挤落职(同上书卷一五),出知温州 。六年,退居天台,卒年三十七 。宗尹有才智,笃学工文辞 。其《游龙华寺二首》云:“宿云开岭岫,晚稻没川原 。村暗桑枝合,林红柿子繁 。”描绘山中晚景如画 。《全宋诗》卷一八七○录其诗六首 。《全宋文》卷四二五一收其文一卷 。事迹见《嘉定赤城志》卷三四、《宋史》卷三六二本传 。范宗尹,字觉民,湖北襄阳邓城人 。少笃学,工文辞 。北宋宣和三年,上舍登第 。累迁侍御史、右谏议大夫 。吕颐浩罢相后,宗尹摄其位 。授通议大夫、守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御营使,时年三十 。“近世宰相年少,未有如宗尹者” 。绍兴元年,因与秦桧交恶,旋落职知温州 。及退居临海,不久病卒,年三十七岁 。
历史上的襄阳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视襄阳为“恢复中原之基本” 。后代史学家对襄樊的军事战略地位有这样的总结 :“襄阳为楚北大郡……代为重镇,故典午之东迁,赵宋之南渡,忠义之士,力争上游,必以襄阳为扼要;晋之平吴,元之伐宋,皆先取襄阳,为建瓴之势 。”(清·王万芳《襄阳府志》)历史上,襄樊发生的有史料记载的大大小小的战争共有200多次 。从每次的战局来看,襄樊的得失,直接关系到中原战争的全局 。尤其是当中国历史上出现南北政权对峙时,襄樊的战略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 。襄樊历史上历时最长、战斗最残酷的一次战役是南宋末年的襄阳大战 。这场战争发生在公元1267年至公元至1273年,持续了6年之久 。最后,樊城失守,襄阳失去依附,加之长期遭受围困,城内物质匮乏,等待救援无望,守将吕文焕率部投降 。襄阳城失守后,南宋军队的战斗力急剧下降 。公元1274年,元军一路南下,势如破竹,於1276年攻下南宋都城临安,并最终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其中,襄阳城高池深,是造成襄阳大战之所以经历这么长时间的主要原因 。
柳浑
(公元714—789年),字夷旷,一字惟深,本名载 。柳悛六世孙 。襄阳人 。唐代名相 。生于唐玄宗开元三年,卒于德宗贞元五年,年七十五岁 。少孤,志学栖贫 。举进士,为监察御史 。魏少游镇江西,奏署判官 。后为袁州刺史,迁左散骑常侍 。拜宜城县伯,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浑著有文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
宋朝著名诗人张嵲
(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
单懋谦
(1802~1879)清朝官员 。字仲亨,号地山 。襄阳人 。清代同治年间文渊阁大学士(正一品,即宰相) 。祖父秉鉴,因行孝,有美名 。道光十二年(1832)进士,历任编修、赞善、洗马、工部侍郎、左都御史、工部尚书等 。后因请筹军饷会剿奉天"盗患"、创办团练有功,深得朝廷赏识,先后管理户部、吏部、国子监事务 。后拜文渊阁大学士,兼管兵部 。督广东、江西学政时,革除陈规陋习,主考三次,识拔英才,尚书郑敦谨和湖广总督张之洞均为他所发现 。在襄阳时,曾在鹿门书院讲课,收入资助贫苦高才生 。其旧居在襄阳古城北街,保存完好 。
单懋谦精诗词,善书法 。光绪元年书题的“米公祠”三字,浑厚庄重,丰润有力,一百多年来为人们所赞赏 。单氏故居、单家祠堂仍较完整地坐落在襄阳城北街 。
襄阳十大历史文化名人
春秋时期玉石鉴赏家卞和,战国时期辞赋家宋玉,东汉时期政治家刘秀,东汉建安时期文学家王粲,三国时期政治军事家诸葛亮,东晋史学家习凿齿,东晋佛学家释道安,南朝编纂家萧统,唐代诗人孟浩然,北宋书画家米芾 。
诸葛亮
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 。15岁时随叔夫依附刘表,开始了在隆中(今湖北省襄阳市)“躬耕陇亩”的生活,历时12年 。所以我们常说的诸葛亮的故居,一般指的是湖北襄阳 。
龙凤城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