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句描写襄阳的古诗词( 六 )


盘古开天辟地,洪荒结业,人神相安 。
后,有共工与祝融氏战,败而怒触不周之山 。于是,天南倾,地东陷,荆山溃崩,襄水倒流,骤雨如注,洪水泛滥 。
襄人饱受其害,结筏而栖;望天漏以补,盼水退还田 。
时有女娲氏觅五圭炼石补天;伏羲氏系息壤平水布土 。襄人得息壤置于筏,筏化绿洲 。诚可谓:占天时植五谷于襄水之阳,得地利建家园居岘山之阴 。然,北津水怪为害,侵吞沃土;南山飞蝗成灾,强食农禾,兄妹神不忍之 。女娲氏以发钗化凤,翔于南山;伏羲氏以腰带化龙,守于北津 。至此,水患平息,虫害绝灭,襄人安居乐业,数千年久矣 。
龙凤之于襄阳不可无之,筏洲之于襄人不可忘之 。襄人以南山名凤凰山,以北堤谓老龙堤,后有“龙凤城”或“筏城”之说,系指襄京、即今之襄阳也 。
司园工原有两条【附记】照录:①. 关于襄阳凤凰山与老龙堤、和“襄阳是吊(木)排,只等篙(高)桨(蒋)来”的传说,可谓 家 喻户晓、妇孺皆知 。近(注:1984年)闻,樊城瓷器街有刘老学究先生(人送绰号“刘迂腐子”的)颇悉此传,遂尊其意草记上文,以飨趣同 。②.“襄京”二字,之于襄阳亦不可“抹去”;“襄京”二字,承载了襄阳古城(并宋代以来“襄阳”称谓的)厚重历史!想当年,襄、樊二城乃“千帆所聚、万商云集,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举足轻重的华夏战略要地 。皆因雄才大略的唐太宗李世民、早年发出“天之要领,襄阳实握之”的话来,所以,唐•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于襄阳古城设“山南东道”治所,辖16州、领今之鄂、豫、川(渝)、陕84个县(市),成为了襄阳地域历史辉煌中的“永远骄傲”!( 新注:国务院〔1986〕104号文件把襄阳市列为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史学家认为:明•崇祯十五年腊月(1643年1月),闯王李自成改襄阳为襄京,建立起了明末农民军自己的政权,得到广泛的支持和拥戴 。李自成虽然在襄阳活动时间只有两年,但是,他首先于此肃整军队、严明军纪,明确了“保护人民大众利益”的大政方针和起义宗旨使命,“得民心,得天下”;其二,李自成在襄阳建立起农民革命政权,一改过去流寇主义倾向,为其“西安建制、北京定制”开创了局面 。第三,李自成在襄阳务虚务实、为其“得陇望蜀”地进军北京、“趁热打铁”地推翻朱明王朝腐朽统治,奠定了成功基础 。……是故,天之要领“襄京”历史之于襄人“不可遗忘” 。振兴新襄阳,为“中部崛起”大展宏图!
郑继之
郑继之,字伯孝,襄阳人 。嘉靖四十四年进士 。除余干知县 。迁户部主事,历郎中 。迁宁国知府,进四川副使,以养亲归 。服除,久之不出 。万历十九年,用给事中陈尚象荐,起官江西,进右参政 。召为太仆少卿,累迁大理卿 。东征师罢,吏部尚书李戴议留戍兵万五千,令朝鲜供亿 。
席夔
唐朝书法家,诗人 。襄州襄阳人,存诗二首 。贞元十年进士及第,十二年博学宏词及第 。《全唐诗》卷478有陆畅《成都赠别席夔》 。贞元二十年官渭南县尉,曾与柳宗元一道致祭于顾少连灵前,见吕温《祭座主故兵部尚书顾公文》 。
话说还有很多···················
10句描写襄阳的古诗词!急!!!!唐代诗人描写襄阳景物的诗
襄樊市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我们宣传襄樊,要像山西宣传祁县晋商一样,突出自己的独特之处,从旅游的角度来说,突出襄樊的历史文化内涵,宣传文化名人笔下的山水景物、城市风光,最能体现它的历史文化底蕴 。现在的“襄樊”,是古代“襄阳”、“樊城”之合称,而古时建制以“襄阳”为行政区域名 。“襄阳”不仅是军事重镇,更以古典的城廓、美丽的山水而成为文人墨客描述赞美的对象 。仅在唐代诗歌中,就有几位诗歌大家吟咏过襄阳的城、城外的山、襄江的水,留下了精妙的佳句 。
初唐诗人杜审言的《登襄阳城》“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 。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 。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诗中表现了秋天登襄阳城所见的整体观感,写出了楚山、汉水的磅礴气势和习池奇异的风光 。
唐代山水诗的代表人物王维写了《汉江临眺》,描写了襄江惊天动地的波涛映影的郡邑、似有似无的襄阳的山色,那“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的名诗流芳百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