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的诗句赏析( 七 )


末二句却突然扬起,写出了“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的遣玩的豪兴 。欧阳修这一首《玉楼春》词,明明蕴含有很深重的离别的哀伤与春归的惆怅,然而他却偏偏在结尾写出了如此豪宕的句子 。在这二句中,他不仅要把“洛城花”完全“看尽”,表现了一种遣玩的意兴,而且他所用的“直须”和 “始共”等口吻也极为豪宕有力 。然而“洛城花”却毕竟有“尽”,“春风”也毕竟要“别”,因此在豪宕之中又实在隐含了沉重的悲慨 。所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论及欧词此数句时,乃谓其“于豪放之中有沉着之致,所以尤高”。
10)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不是首咏梅诗,借梅抒怀,以梅自喻 。“争春”,原指春天群花怒放,这里会使人想起社会上献媚取宠的丑行;“妒”,则指嫉妒,也使人想起朝廷上的嫉贤害能 。词人以拟人化手法写梅花与群芳,花人合一,寄兴深永,是咏物词中不事多得的佳作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3297296.html?si=1
关于春天的诗句(有赏析的和解释)!~~~!!!!~~~~~~~~~~ - - = =关于春天的诗句如下:
1.宋代志南的《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
译文:
我在高大的古树阴下拴好了小船;拄着拐杖,走过小桥,恣意欣赏这美丽的春光 。
丝丝细雨,淋不湿我的衣衫;它飘洒在艳丽的杏花上,使花儿更加灿烂 。阵阵微风,吹着我的脸已不使人感到寒;它舞动着嫩绿细长的柳条,格外轻飏 。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七绝名诗 。诗僧志南亦因这首描写二月春景的诗而名留千古 。
首二句写诗人的行踪,尾二句写诗人眼中的春光 。首二句用笔精妙,予人以清凉幽静的美感:斑驳的古木、汩汩的溪水、轻巧的篷船、虬曲的杖藜、古朴的小桥和无事的老僧,构成一幅浑然天成的游春图 。一句“杖藜扶我过桥东”,诗意地表现了禅宗所崇尚的物我合一的佳境 。
尾二句造语疏清,予人以清新悠然的体味:小桥东边,杏花如烟,杨柳如线,细雨如酥,和风如丝 。那杏花烟雨,欲沾人衣而不湿,何其令人惬意;那杨柳和风,吹在脸上凉美而不觉寒冷,它们是何等善解人意 。这清凉的春意,不正是春天清凉的禅意的昭示么?这迷人的春景,正是诗人眼中迷人的禅境 。
在诗人眼中,禅就在古木中、溪水里、篷船上、杖藜头,在小桥东边,在老僧心头,在杏花雨中,在杨柳风里,在那沾而欲湿的凉意中,在吹面不寒的清柔里,禅就是春天,就是一切的一切,就是绝句,就是诗!
“诗有四种高妙:一曰理高妙,二曰意高妙,三曰想高妙,四曰自然高妙 。碍而实通,曰理高妙;出自意外,曰意高妙;写出幽微,如清潭见底,曰想高妙;非奇非怪,剥落文采,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曰自然高妙 。”(宋·姜夔《白石道人诗说》)不说理,也不说禅,却极有禅趣,本诗可谓是自然高妙!
春的诗句赏析

春的诗句加赏析十句折杨柳
朝代:唐代 | 作者:李白
原文:
垂杨拂绿水,摇艳东风年 。
花明玉关雪,叶暖金窗烟 。
美人结长想,对此心凄然 。
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天来了,垂杨荡漾在白云绿水间,它那美丽的枝条随着春风飘扬,好不娇美 。这里适逢生机蓬勃的春天,花儿争相开放,但玉关边塞此时却是冰雪交加,美人每当想起这些,都会倍感惆怅 。她在金窗前独自凭依,看叶暖烟空,心中更有无限离愁 。她面对此景心中常会荡起一种凄凉之感 。真想攀折柳条,以远寄到情郎所在的龙城前,让他明白她的一片相思 。
注释
①摇艳:美丽的枝条随风飘扬 。
②年:时节 。
③长想:又作“长恨” 。
④龙庭:又叫龙城 。是匈奴祭天、大会诸部之地 。
简析
《折杨柳》,乐府《横吹曲辞》旧题 。此首诗抒写的是女子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触景生情,引起了对征戍在外的丈夫的思念之情 。

【春的诗句赏析】

转载请注明出处:《古诗吧》http://www.gushibar.com/plus/view-18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