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帝王的诗句

●西楚霸王的《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如何?
西楚霸王项羽是一位豪气盖世、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在秦末风云变幻、群雄并起的大环境下,他以拔山之力、盖世之气,突起于垄亩之中,没有任何凭借,很快就摧毁了暴秦的政权,于是宰割天下,分封王侯,号称“西楚霸王” 。项羽虽未成帝业,但司马迁在《史记》中,仍把他列入“本纪”,作为帝王来看待 。倘若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话,项羽才是真正的英雄 。
楚汉相争,开始时项羽节节胜利,刘邦几为其所掳 。后来由于项羽骄傲自满,刚愎自用,导致其战略上连续失误,而刘邦则逐渐转败为胜 。最后项羽被汉军围困于垓下(今安徽灵壁东南),兵少粮尽,自知败局已定 。夜饮帐中,面对美人虞姬,宝马乌骓,乃慷慨悲歌 。唱出了气盖一世的英雄豪杰穷途末路的悲慨 。全诗“慷慨激烈,有千载不平之余愤”(宋·朱熹),他心爱的美人虞姬持剑起舞,其间举剑自刎,由此还演绎出中国历史上至美爱情的千古绝唱 。而这首《垓下歌》,则历代传颂,成为脍炙人口的诗篇 。
●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
这首诗是刘邦称帝后第七年(公元前195年)所作 。当时淮南王英布叛乱,刘邦亲率大军征讨,英布败逃,刘邦命其部将乘胜追击,自己则班师回朝 。归途中,他停留在自己的故乡沛县,在沛宫摆下筵席,与家乡父老纵情欢歌,酒酣刘邦击筑起舞,慷慨悲歌 。全诗仅三句,首句起兴,展现群雄相争中的风云变幻,后两句抒发了自己平定天下、开创大汉基业、荣登帝座威加海内的喜悦心情,表达了渴望巩固统治、维护政权的迫切愿望,气势雄浑,气魄浩荡,千古传颂 。
《大风歌》对后世影响很大 。历代的封建帝王,在荣归故里之际,往往效法汉高祖,大摆筵席,宴请故旧亲友 。有些君主也吟诗作赋,以《大风歌》来比附自己的豪迈情怀,讴歌自己的文治武功 。
●汉武帝刘彻的《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
萧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
公元前 113年,汉武帝刘彻率领群臣到河东郡汾阳县祭祀后土,途中传来南征将士的捷报,而将当地改名为闻喜,沿用至今 。
时值秋风萧飒,鸿雁南归,汉武帝乘坐楼船泛舟汾河,饮宴中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千古绝调《秋风辞》 。诗以景物起兴,继写楼船中的歌舞盛宴的热闹场面,最后以感叹乐极生悲,人生易老,岁月流逝作结 。
诗开篇写道:“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 阵阵秋风下白云纷飞,岸边的树木已不复葱郁,然而纷纷飘坠的金色的落叶,为秋日渲染了一副斑斓的背景 。大雁苍鸣,缓缓掠过樯桅 。。。。。。短短两句,清远流丽 。
秋日乃惹人思情,虽有幽兰含芳,秋菊斗艳,然凋零的草木,归雁声声,勾起汉武帝对故去的“佳人”不尽的思念之情:“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此句写的缠绵流丽乃一诗之精华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萧鼓鸣兮发棹歌”三句,竭力描写汉武帝泛舟中流、君臣欢宴景致 。当楼船在汾河中流疾驶,潺缓的碧水,顿时扬起一片白色的波浪 。在酒酣耳热之际,不禁随着棹橹之声叩舷而歌 。
紧接着却出现了“欢乐极兮哀情多” 。君临天下,当藐视一世,俯视天地之间,应慨然得意忘形尔 。何来如此幽情哀音?王尧衢《古诗合解》卷一一语道破:“乐极悲来,乃人情之常也” 。原来,即便是君王也免不了生老病死,尊贵荣华终有尽时,人生老之将至,所有一切也会随着死亡不复存在,所以又怎能不因为“少壮几时兮奈老何”而忧伤呢?
古代爱情誓言诗句,要很有感觉很有气势的那种其实如果不是纯正的诗句,偏向古风的句子还是挺好的:
当我牵你衣袖,与你执手,我的生命便尽赋与你,相依相伴,或生,或死 。
除非黄土白骨,我守你百岁无忧
弱水三千情独钟,繁花碧落生死共
水三千等到你的出现天心月圆伴着你的明天
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
你心里有苦,无人能诉,我愿意听 。别人不懂心疼,我心疼就够 。
爱上你不需要理由,但如果真的需要,一万个理由也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