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中的意象到底是什么举个例子( 十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析】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
“杜牧的《赤壁》:折戟沉砂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析】文中的"东风"指的是赤壁"火攻"的事;"二乔"指的是大乔、小乔 。大乔是东吴之主孙权之兄孙策的妻子,小乔石东吴主帅周瑜的妻子,此二人的命运代表了东吴国家的命运 。文中的"锁二乔"指的是大乔、小乔被曹操虏去,意味着东吴的败亡 。以"锁二乔"借代东吴的败亡,既显得委婉,又显得深沉,同时又能给人联想与思考 。再举几个例子:边声"通常是边塞上引发人们悲愁的风声、笛声、马的嘶叫等特声响氛围的借代;"长安"原为汉唐的都城,后世也作为其它国都的代称 。因为汉唐是汉民族强盛的代表,所以后世用作其它朝代的代指,多少寓有昔盛今衰的感慨;"阳关""折柳"寄托离别,"鹧鸪""杜鹃"寓有悲愤;"石壕村"代穷苦百姓,"长生殿"代统治阶级...... 。
5.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析】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
6.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析】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 。"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 。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
7.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
【析】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 。"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
8.排比 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析】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 。
9.设问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 。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元曲小令,阿鲁威作)
【析】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
10.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迭题乌江亭》)
【析】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
11.用典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对于鉴赏者来说,如果不了解典故的含义,就不能很好的读懂这些诗歌,更谈不上鉴赏 。所以必须对作品中的"典故"有个初步的理解,透过原来典故中的本意进而理解出用典后所表达出的新的含义 。一般而言,古诗词中的用典有以下几种情形:
①点化前人语句,如《孟子》中的"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为杜甫点化,在《咏怀五百字》中写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②引用神话故事,如李贺的《李凭弹箜篌引》,有"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有"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还有"吴质不眠倚佳树,露脚斜飞湿寒兔"的诗句,都是形容李凭弹的好 。引用神话传说,能增强诗词的艺术表现力,构成奇特的艺术境界 。

【诗歌中的意象到底是什么举个例子】

③运用历史故事,比如,汉文帝(刘恒)爱贾谊之才,将他从长沙招回,在宣室接见,而李商隐写《贾生》,却用"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的诗句,讽刺汉文帝不能真正重用贾谊,这是对汉文帝接见贾谊的反用 。通过反用,实则慨叹自己的怀才不遇 。再如《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三、四句借用飞将军李陵的典故,《史记?李将军传》中说:"(李)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 。"清人沈德潜认为这首诗"盖言师劳力竭,而功不成,由将非其人之故;得飞将军备边,边烽自熄" 。因此,三、四句是借用飞将军李广的典故,对当时领兵远征的主将进行了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