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三十岁以前是庸人( 三 )


不但多看他人妻妾不能容忍,甚至对于自己的夫妻恩受,曾国藩也战战兢兢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对“欲望”特别是对“色”的恐惧是一个特别的底色 。中国人普遍认为,纵欲,特别是沉溺于“色”,是斫伐根本的危险之举 。曾国藩身体一直不太好,所以认为自己有必要厉行节欲 。他说自己“明知体气羸弱,而不知节制,不孝莫此为大” 。当然,这种节制在某些年纪是很难的 。所以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初四,他为此大骂了自己一次 。那一天他早起读了读书,没有所得,而“午初,人欲横炽,不复能制”,做了“不应该做”的事,遂骂自己“真禽兽矣!”
曾国藩之于后人的最大意义是,他以自己的实践证明,一个中人,通过“陶冶变化”,可以成为超人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真诚地投入自我完善,他的本领可以增长十倍,见识可以高明十倍,心胸可以扩展十倍,气质可以纯净十倍 。愚钝之人,通过自我磨砺,也可以看得透,立得定,说得出,办得来 。浮嚣之人,也可以变得清风朗月般从容澄静 。偏执之人,亦可以做到心胸开阔,不矜不伐 。
道光二十年入京为官,不仅是曾国藩仕途上的起步,也是他一生自我完善的一个重要起点 。作为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北京聚集了当时最顶级的人才,而翰林院更是精英之渊薮 。一入翰苑,曾国藩见到的多是气质不俗之士,往来揖让,每每领略到清风逸气 。他在写给诸弟的信中兴奋地介绍说:“京师为人文渊薮,(朋友)不求则无之,愈求则愈出 。”
曾国藩发现,这些人的精神气质与以前的朋友们大有不同 。他们都是理学信徒,有着清教徒般的道德热情 。他们自我要求严厉峻烈,对待他人真诚严肃,面对滚滚红尘内心坚定 。
【曾国藩:三十岁以前是庸人】这些朋友给了他极大的影响:“近日交得了一两个良友,才知道学问有所谓经学者、经济者,有所谓躬行实践者 。才始知范仲淹和韩琦这样的名臣可学而至也,司马迁、韩愈这样的大学者亦可学而至也,程、朱这样的理学圣贤亦可学而至也 。”
三十岁前的曾国藩人生目标只是功名富贵、光宗耀祖 。结识了这些良友之后,检讨自己,不觉自惭形秽,因毅然立志自新:“慨然思尽涤前日之污,以为更生之人,以为父母之肖子,以为诸弟之先导 。”正是在三十岁这一年,曾国藩立下了“学作圣人”之志 。三十岁是曾国藩一生最重要的分水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