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十大隶书分别是那碑( 二 )


《史晨碑》 两面刻,碑通高二百零七点五厘米,碑身高一百七十三点五厘米,宽八十五厘米,厚二十二点五厘米,无碑额 。前碑全称《鲁相史晨奏祀孔子庙碑》,刻于东汉建宁二年(169)三月 。十七行,行三十六字 。末行字原掩于石座中,旧拓多为三十五字,新拓恢复原貌三十六字,字径三点五厘米 。碑文记载当时鲁相史晨及长史李谦奏祭祀孔子的奏章 。后碑全称《鲁相史晨飨孔子庙碑》,刻于建宁元年(168)四月 。十四行,行三十六至三十五字不等 。此碑为东汉后期汉隶走向规范、成熟的典型 。现存山东曲阜孔庙 。
《史晨碑》、《礼器碑》和《乙瑛碑》一起,并称为孔庙三大名碑 。
《张迁碑》篆额题《汉故毂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亦称《张迁表颂》,有碑阴题名,刻于东汉中平三年(186年)无盐(治今山东省东平)境内,于明代出土 。张迁碑现存于山东泰安岱庙 。碑文隶书朴厚劲秀,方整多变,碑中字体大量渗入篆体结构,字型方正,用笔棱角分明,具有齐、直、方、平的特点 。张迁碑碑文记载了张迁的政绩,是张迁故居韦荫等为表扬他而刻立的 。是传世汉碑中风格雄强的典型作品 。
汉代隶书有哪些碑刻汉代十分重视书法教育,东汉灵帝设鸿都门学,使书法教育上升不独立的艺术教育,培养了一批书法人才 。政府根据《尉律》来选拔书法人才,以通经艺取仕,有力地促进了书风的盛行 。汉代以孝治天下,并有举孝廉制度,此风一开,厚葬盛行,加上士大夫们好名之风盛极一时,死后皆立碑颂其生平,为汉代的书家提供了用武之地 。客观上促进了汉代碑刻艺术的发展 。
东汉时期的隶书碑刻有三种风格 。
一端庄平正、法度严谨类的碑刻 。有《子游残石》《乙瑛碑》《袁博碑》《张景碑》《西岳华山庙碑》《史晨碑》《熹平石经》《王舍人碑》 。
二是挺峻流丽、清劲秀逸一路的碑刻 。有《礼器碑》《孔宙碑》《尹宙碑》《曹全碑》 。
三是质朴高华、雄浑沈厚一路的碑刻 。有《裴岑纪功碑》《鲜于璜碑》《衡方碑》《张迁碑》《石门颂》《封龙山颂》《西狭颂》《郙阁颂》 。
东汉时期隶书碑刻中最为出名的有哪些东汉以隶书碑刻数量最多,篆书碑刻存世的只有《袁安碑》、《袁敞碑》、《祀三公山碑》、《少室石胭铭》、《开母石胭铭》 。
东汉碑刻多以今文—隶书(八分)书写 。《袁安》、《袁敞碑》以篆书书写,实是特例 。
隶书的特点.隶书的特点包括:
1、字形扁方,左右分展 。
隶字一反篆字纵向取势的常态,而改以横向(左右)取势,造成字形尚扁方,笔画收缩纵向笔势而强化横向分展 。
2、起笔蚕头,收笔燕尾 。
这是隶书用笔上的典型特征,特别是隶字中的主笔横、捺画几乎都用此法 。所谓“起笔蚕头”,即在起笔藏(逆)锋的用笔过程中,同时将起笔过程所形成的笔画外形写成一种近似蚕头的形状 。“收笔燕尾”,即在收笔处按笔后向右上方斜向挑笔出锋 。
3、化圆为方,化弧为直 。
这是隶书简化篆书的两条基本路子 。隶笔中的直画或方折,还无不包藏着篆字的弧势,所以隶笔的直往往有明显的波动性,富于生命力 。实际上隶书的笔意,是建立在笔画运动方式基础上的 。
4、变画为点,变连为断 。
隶书中点已独立了出来,不再依附于画,而且点法也日益丰富,有平点、竖点、左右点、三连点(水旁)、四连点(火旁)等等 。
此外,隶书还将篆字中许多一笔盘旋连绵写成的笔画断开来写,大开了书写的方便之门,后来楷书更发挥了这种方式,更允许笔与笔间出现衔接痕迹,甚至笔断意连 。
5、强化提按,粗细变化 。
写篆书时用笔的纵向提按要求不现痕迹,而隶书则有意强调提按动作,形成笔画轨迹显著的粗细、转承变化,起、行、收用笔的三过程都有了明确的体现 。
汉代十大隶书分别是那碑

扩展资料
临摹范本:
1、《曹全碑》
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是中国东汉时期重要的碑刻,立于东汉中平二年(185年) 。碑高约1.7米,宽约0.86米,长方形,无额,石质坚细 。碑身两面均刻有隶书铭文 。
明万历初年,该碑在陕西郃阳县旧城出土 。1956年移入陕西省西安博物馆碑林保存 。曹全碑是汉代隶书的代表作品,风格秀逸多姿和结体匀整著称,为历代书家推崇备至 。
2、《张迁碑》

【汉代十大隶书分别是那碑】

亦称《张迁表颂》,有碑阴题名,刻于东汉中平三年(186年)无盐(治今山东省东平)境内,于明代出土 。张迁碑现存于山东泰安岱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