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亲王的儿子载澄是个什么样的人( 三 )


朱绍文是对口相声的奠基人之一 。他创作的《字像》讽刺贪官污吏,是早期对口相声中一段有代表性的作品 。
朱绍文的艺术生涯,历经咸丰、同治、光绪三代 。刊载于《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十四辑张寿臣《回顾我们艺人生涯》一文中提到“光绪二十年(1894)慈禧太后六十寿辰,十月十日集合各行各业于颐和园宫门外,开设临时摊子供观赏,朱绍文去了,被封(称)为‘八大怪’之一”,“朱在护国寺设摊,恭亲王奕欣曾约他去王府花园撒一双钩‘学’字,结构风神俱佳,亲王大悦,当即拨给钱粮一份(每月给三两银子,四季各给三石零三斗粮食),后又在罗王府得到钱粮一份” 。那时“罗王”(罗布藏多尔济)曾聘请朱绍文每天进王府献艺 。据北京评书艺人陈荫荣听其师品正三说,穷不怕在罗王府时,一日,大雪纷飞,罗王把穷不怕找到上房说:“都说你抬头一个主意,低头一个见识,今天我想试一试,这么冷的天你若能把我诓到门外去,我赏你一锭银子 。”穷不怕眨眨眼皮,面有难色地说:“这可不容易,你若是走出屋,我倒是能把您说进来 。”罗王说:“天太冷,工夫大了可不行 。”穷不怕说:“您放心,用不了一袋烟工夫 。”罗王穿戴齐整迈着大步刚刚走出房门,穷不怕在身后行礼说:“谢您的赏!”罗王问:“谢什么赏?”穷不怕一笑:“您这不是出去了吗!”出其不意地诓了罗王 。
朱绍文的创作精心结撰,俗中见雅 。已知他编演的单口相声有《看告示》、《字像》、《字义》、《得胜图》、《江南围》,对口相声有《大保镖》、《黄鹤楼》、《四字联音》、《斗法》,太平歌词有《睡梦长》、《十八黑》、《天上下雨》、《劝人方》、《五行八卦》、《胡不剌诉功》、《棒子面诉功》、《夏布褂诉功》、《厨子诉功》、《饽饽名》、《百鸟名》、《百兽名》、《百虫名》、《青菜名》、《京戏名》、《天为宝盖》、《千字文》、《堆儿兵作梦》、《不求人》等 。
1951年北京相声老艺人谭伯如在《相声之我见》一文中称赞他:“腹笥甚渊博,创造文艺甚富,今相声界流传之讲解字义,巧对联语诸制,皆所精心结撰 。并因书法工整,大小诸体各极其妙,故为当世名流所推重 。”对于他演唱的太平歌词,学者傅惜华在《北京艺人谈概》中说:“他所唱之曲均为劝善劝孝之词,虽为‘土地文学’,但俗不伤雅,非为今说相声者之以谑骂为技能者也 。”
朱绍文晚年置卖房屋,定居在毡子房 。他最早的弟子是“贫有本”,“贫有本”没有传人 。后来的弟子“富有根”(桂祯)、徐有禄(又名徐有福)、范有缘(又名范长利、范一斋),皆代有传人,且支脉兴旺 。
相声创立初期,朱绍文与阿彦涛和沈春和齐名,他们在北京各立门户,称朱、阿、沈三大流派 。阿彦涛(一作阿剑涛),绰号阿二、阿剌二,满族,原为清门票友,因家道没落,下海从艺,尤以单口相声闻名,代表曲目有《须子论》、《硕二爷跑车》等 。沈春和一名沈长福,原是评书艺人,后改习相声,代表曲目有《康熙私访》、《古董王》等 。后代相声演员几乎都分属于这三大流派所传承 。
古代王府形容句子恭王府
在风景秀丽的北京什刹海的西南角,有一条静谧悠长、绿柳荫荫的街巷 。在这条街巷之中,坐落着一座王府,它就是现存王府中保存最完整的恭亲王府 。恭亲王府的前身原为清代乾隆朝权臣和珅的第宅和嘉庆皇帝的弟弟永璘的府邸 。
恭王府作为清朝亲王的府邸,其建筑布局规整、工艺精良、楼阁交错,充分体现了皇室辉煌富贵的风范和民间清致素雅的风韵 。恭王府由府邸和花园两部分组成,南北长约330米,东西宽180余米,占地面积约61120平方米,其中府邸占地32260平方米,花园占地28860平方米 。
府邸建筑分东、中、西三路,每路由南自北都是以严格的中轴线贯穿着的多进四合院落组成 。中路最主要的建筑是银安殿和嘉乐堂,殿堂屋顶采用绿琉璃瓦,显示了中路的威严气派,同时也是亲王身份的体现 。东路的前院正房名为多福轩,厅前有一架长了两百多年的藤萝,至今仍长势甚好,在京城极为罕见 。东路的后进院落正房名为“乐道堂”,是当年恭亲王奕欣的起居处 。西路的四合院落较为小巧精致,主体建筑为葆光室和锡晋斋 。精品之作当属高大气派的锡晋斋,大厅内有雕饰精美的楠木隔段,为和珅仿紫禁城宁寿宫式样(此为和珅僭侈逾制,是其被赐死的“二十大罪”之一) 。府邸最深处横有一座两层的后罩楼,东西长达156米,后墙共开88扇窗户,内有108间房,俗称“99间半”,取道教“届满即盈”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