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总结的诗句有哪些( 五 )


以上两件事情属于班级语文教学历史上的“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我自己认为,最漂亮的事情不是它们,而是下面这些“芝麻小事” 。因为,这些靠着零星时间的巧妙裁剪而得以“顽强”坚持着的小事才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和“真经”,是班级语文学习制度的“血肉” 。
每天坚持十到十五分钟的语文积累工作 。我们学校已经取消了早自习,作为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我做的唯一一件“以权谋私”的事情就是要求学生早上提前十分钟到校(学校要求7:50,我班要求7:40 。不要小看这十来分钟,我就要把这十来分钟裁剪成语文学习的云锦 。在这十到十五分钟里,我们已经坚持了两个半月的积累学习——每天背诵一首古代诗词、每天一句美丽的汉语,每天两个经典的成语 。积少成多,滴水穿石,我相信这样做是带领孩子们在语文学习的正道上跋涉 。现在,我们的古诗词背诵已经背到了八年级下册了,每个孩子的肚子里都有了几十近百句烂熟于心的“美丽的汉语”了 。也因为这每天早上的十分钟,我们的《论语》诵读背诵工作也化整为零悄无声息地顺利进行着 。这样的工作扎扎实实地做下去,孩子们语文素养提高的可能性我想是不用置疑的 。
每天坚持一篇不少于三百字的日记(周末发在网上) 。好记性更要烂笔头 。写日记这样的“小事情”其好处不用我赘述,每个老师学生都知道 。但这般的“小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也容易,但坚持下来就实在不容易 。我号召全班同学坚持“为自己的花季写书” 。我自己身先士卒,坚持班主任手记和语文老师手记的写作,每周至少在网络上发表日记五篇,总字数最少不低于5000字 。并且每周坚持在网络上点评所有学生日记,坚持每周推荐十到二十篇“孩儿们的酷日记”和一到两篇“争鸣日记” 。有了老师的率先垂范,孩子们跟得很好 。现在写日记在我们的集体中已经成为了不需要提醒的“生活习惯” 。在网络上点评日记、修改日记更是成为了孩子们每一周必做的工作 。我们的班级成为了网络上引人注目的写作团体 。班级优秀日记的遴选工作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 。短短两个月,至今我已经收集优秀日记上百篇,班级第一本文集也即将诞生 。大部分孩子每天的写作远远超过三百字,已经“小荷才露尖尖角”的“优秀小写手”更是频频出现,让人振奋激动 。
每天坚持巩固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据地” 。本期的课堂教学研究,重心不再只落在单篇课文的教法钻研上,而是着力于整合与拓展 。第一是做到“融”,第二是做到“快”,第三是做到“广”和“深” 。“融”指全力寻找课文与课文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融合点,让单篇的教学变为整体的教学 。在初一上期要达到培养学生的基本语文学习意识的目标:学会置疑(主要指权威)、学会提问、学会朗读、学会咀嚼词语、学会比较、学会拓展、学会点评、学会修改……整合教材也同时整合教学目标,让课堂教学的火力更集中 。有了“融”就可能有“快”,教学的效率提高了,教学的速度就加快了,教学才可能出现“广度”和“深度” 。就是在这样的追求中,我的课堂教学出现了一些让我自己难忘的“亮点”:从单元来看,比如一二单元的以“生命意识”为核心的整合教学实现了大容量快速度 。从单篇课文来看,以“大美为美”为主题的《古代诗歌五首》的教学很有新意 。紧密配合教材学习,我们把汪国真、张晓风、梁衡郑重地介绍给了学生,并且展开了他们的作品争鸣 。平均每一周有一篇美文正式引入课堂教学,比如我们就拓展学习了网络时文深圳程少堂老师的《高分作文点评》和《我们当年》 。另外,我们正尝试着平均两周有一次语文网络教学课 。在力争让教材的学习和日常的写作融会贯通上我也做了一些尝试 。儿童文言文的创作、排球比赛拉拉词的创作、班歌班徽的创作、散文诗仿写《夏》的创作和古代诗词“引用、化用、扩用”的写作把写作教学推向了前半期的高潮(将另撰文做总结) 。总之,这半期的课堂教学,以课堂为主要阵地,大开大合,潇潇洒洒,既有细节之美,也有整合之美 。
还有一些小事也在努力且快乐地“坚持”着 。
每天的课前三分钟演讲 。
要求部分学生每天坚持练字 。
每天或者每周坚持公布错别字和督促学生改错 。
每周一次或者两周一次的积累比赛(分默写听写和灵活应用两种) 。
每两周一次的现场定时作文比赛(要求45分钟8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