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诗写名字就行不用写内容( 三 )


王逸:膺忠贞之质,体清洁之性,直如石砥,颜如丹青;进不隐其谋,退不顾其命,此诚绝世之行,俊彦之英也 。
刘勰的《文心雕龙》,又概括王逸的观点,写了《辨骚》一章,除证明屈原作品有异于《风》、《雅》的四点以外,也有同乎经典的四事 。
洪兴祖是继王逸之后整理、注释《楚辞》的又一著名学者 。他曾得诸家善本,参校异同,成《楚辞补注》一书 。洪氏对北齐颜之推所谓的“自古文人,常陷轻薄,屈原露才扬己,显暴君过”之说,甚为不满 。他从儒家伦理观念出发驳之云:“屈原,楚同姓也 。同姓无可去之义 。”而孔子是提倡士“见危授命”的 。因此,洪氏为屈原的自沉辩护说:“同姓兼恩与义,而屈原可以不死乎?”那么,屈原又为什么不离开楚国呢?洪氏以为,这是由于当时“楚无人焉,屈原如去国,则楚必从而亡” 。因此他说:“屈原虽被放逐,又徘徊而不去楚,其意是生不得力争强谏,死犹冀其感 。”(按:指楚王悟而改行)由此亦可见,屈原“虽死犹不死也” 。
朱熹对《诗经》和《楚辞》极为推崇 。他为《楚辞》作的《集注》也足以媲美其《诗集传》 。朱熹注《离骚》中“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云,此乃是屈原“托为此行,周流上下,而卒返于楚焉;亦仁之至,而义至尽也” 。如此体会屈原眷恋楚国的思想情感,可谓深入了一层 。
梁启超首推屈原为“中国文学家的老祖宗”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较之于《诗》,则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凭心而言,不遵矩度……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
郭沫若评价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一颗闪耀在“群星丽天的时代”,“尤其是有异彩的一等明星”[6]
闻一多评价屈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有充分条件称为人民诗人的人” 。
毛泽东说:“屈原的名字对我们更为神圣 。他不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无私无畏,勇敢高尚 。他的形象保留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 。无论在国内国外,屈原都是一个不朽的形象 。我们就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人 。”

《中国文学史》作者龚鹏程评价屈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
《中国大百科全书:文学》主编胡乔木评价评价屈原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
屈原的诗词中有没有励志的词语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

【屈原的诗写名字就行不用写内容】

翻译:这些都是我内心之所珍爱,就是让我九死(或多死)还是不后悔 。
表达作者为追求国家富强、坚持高洁品行而不怕千难万险、纵死不悔的忠贞情怀,后来人们在表达坚持理想、为实现目标而奋斗时常引用这一名句表达心志 。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岂余心之可惩?
翻译:即使我的身体被肢解了,也不会改变我的意志,怎么能违背我的心灵呢?
笃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