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感时伤世伤情的诗句( 二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两句通常解释为,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 。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 。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 。本联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章法分明 。
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 。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思念亲人 。
纵观全诗,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 。全诗深沉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因而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
①杨炯在《从军行》一诗中,表达了自己投笔从戎,戍边卫国壮志豪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③各领风骚数百年
④野芳发面幽香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古人感时伤世伤情的诗句

拟人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1. 春望
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2.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
3.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春望这首诗的内容春望
开放分类: 诗词、艺术、唐诗、杜甫
目录
•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写作背景
• 作者简介
• 鉴赏
• 教 案
标题:春望 作者:杜甫 <唐> 体裁:近体诗 题材:咏怀诗 格律:五言律诗
原文
[编辑本段]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注释
[编辑本段]
①国破山河在:言山河依旧,而人事已非,国家残破 。春到京城,而宫苑和民宅却荒芜不堪,杂草丛生 。国:国都,即京城长安 。破:(被)冲开;攻下 。
②这两句有两种解说:一说是诗人因感伤时事,牵挂亲人,所以见花开而落泪(或曰泪溅于花),闻鸟鸣也感到心惊 。另说是以花鸟拟人,因感时伤乱,花也流泪,鸟也惊心 。二说皆可通 。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 。恨别:悲恨离别 。
③连三月:是说战争从去年直到现在,已经两个春天过去了 。抵万金:家书可值万两黄金,极言家信之难得 。抵:值 。
④浑:简直 。欲:将要;就要 。
⑤不胜簪:头发少得连发簪也插不住了 。胜:承受
译文
[编辑本段]
【参考译文1】
国家已经破碎不堪,只有山河还在 。长安城里又是春天了,但是经过叛军的烧杀抢掠,早已满目荒凉,到处长着又深又密的草木 。虽然春花盛开,但看了不是使人愉快,而是让人流泪,觉得花好像也在流泪;虽然到处是春鸟和鸣,但心里由于和家人离别而忧伤,听了鸟鸣,不仅不高兴,还让人惊心 。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万两黄金那么宝贵 。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来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戴不了了 。
【参考译文2】
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 。感叹时局,看到花开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 。战火连绵,如今已是暮春三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 。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