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雨的唐诗宋词( 三 )


从上面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 , 苦雨往往跟悲、怨、愁等情感联系在一起 。季节以春、秋两季为多 , 时间以黄昏、夜晚为主 。春雨绵绵 , 秋雨霏霏 。当落红无数、春去匆匆、悲风怒号、黄叶飘落、日暮途穷、夜深人静之际 , 雨像懂得人的情思 , 点点滴滴地洒落 , 也一声声地撞击着人的心扉 , 诗人百感交集 , 泪水与哀愁同出 , 读来令人断肠 。
三、雅雨——春潮带雨晚来急 , 野渡无人舟自横
唐代司空图在《诗品》中对“典雅”的解释是:“玉壶买春 , 赏雨茅屋 , 坐中佳士 , 左右修竹 。白云初晴 , 幽鸟相逐 , 眠琴绿阴 , 上有飞瀑 。落花无言 , 人淡如菊”[3]郭绍虞先生说:“赏雨茅屋 , 幽居自得 , 见其雅” 。[4]中国文人有喜雨的雅好 , 这是情感表现的需要 , 也是一种雅致人生意境的追求 。以韦应物《滁州西涧》为例:
独怜幽草涧边生 , 上有黄鹂深树鸣 。
春潮带雨晚来急 , 野渡无人舟自横 。
山涧边簇生着一片可爱的芳草 , 树丛中有黄鹂鸟在悠然自得地鸣叫 。向晚时分 , 春雨洒落 , 潮水暴急 , 野渡无人 , 孤舟自横 , 一片迷茫 。诗人对野生之物自然存在状态的倾心与赏玩 , 折射出闲雅萧散的人生态度 , 令人心醉 。
我们再来看一首南宋姜夔的《平甫见招不欲往》诗:
老去无心听管弦 , 病来杯酒不相便 。
人生难得秋前雨 , 乞我虚堂自在眠 。
一个夏末秋前的日子 , 作为挚友的张平甫邀请诗人赴宴 , 但是诗人不欲前往 , 原因是因“老”无心听管弦 , 因“病”不便饮杯酒 , 回答既巧妙又得体 。但是诗人“不欲往”的真正原因却是:“人生难得秋前雨 , 乞我虚堂自在眠 。”“秋前雨”即夏末之雨 , 它去暑送凉 , 最为宜人 , 今日好不容易遇上这场“秋前雨” , 还是让我留在自己幽静的堂屋中 , 自自在在、舒舒服服地睡上一会吧!吕本中《紫微诗话》曾称道吕希哲的一首绝句:“老读文书兴易阑 , 须知养病不如闲 。竹床瓦枕虚堂上 , 卧看江南雨后山” 。这两首诗所寄托的人生意愿和追求有异曲同工之妙 , 无怪乎钱钟书先生这样说:“假如姜夔作这首诗的时候 , 没有记起那首诗 , 我们读这首诗的时候 , 也会想到它” 。[5]
这样的例子还可举出很多 。如陆游:“卧读陶诗未终卷 , 又乘微雨去锄瓜”(《小园四首》其一);张耒:“日暮北风吹雨去 , 数峰清瘦出云来”(《初见嵩山》;汪藻:“钩帘百顷风烟上 , 卧看青云载雨过”(《即事二首》其二);徐俯:“春雨断桥人不度 , 小舟撑出柳荫来”(《春游湖》);韦庄:“春水碧于天 , 画船听雨眠”(《菩萨蛮》);温庭筠:“咸阳桥上雨如悬 , 万点空蒙隔钓船”(《咸阳值雨》);孙觌:“渡口唤船人独立 , 一蓑烟雨湿黄昏”(《吴门道中二首》其一) 。这些诗词句子 , 写得萧散疏朗 , 清丽婉约 , 很符合传统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 。中国古代美学实际上是一种人生美学 , 它以人为中心 , 极为重视、关注人如何于现实人生中使自己得以超拔 , 将人的精神生命向上推展 , 提升人的生命存在 。受此影响 , 唐宋诗人探索、追求人生的自由审美极境 , 向往、追求艺术化的人生存在 , 人诗意地栖居 , 人生如闲云野鹤般闲适 。我们可以说文学世界里的细雨疏疏 , 是浮现于诗人嘴角的恬静与惬意 。诗人的心灵在细雨的浸润下 , 流露出远离喧嚣的高雅与适意 。
四、禅雨——竹杖芒鞋轻胜马 ,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雨所清洗的是空间世界 , 也是人的心灵世界 。诗人的权心利欲在雨意的清凉中被洗净 , 诗人在雨的静观和沉思中领悟到某种人生的哲理 , 从而使雨具有了几分禅家的意味 。
请看宋代大词人苏轼的《定风波》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 ,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洒醒 , 微冷 ,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 归去 , 也无风雨也无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