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的句子是怎么组合成的?有什么语法规则?

简单的解释:古诗词的句子讲究诗词格律,即四个概念:平仄、韵、对仗、五音清浊 。
1.汉语有四个声调:平上去入,就是所谓四声 。平仄就是四声的简单化归类:平就是平声,仄包括上声、去声和入声 。
2.所谓韵,大致等于拼音中不同声调的韵母 。近体诗是以切韵(广韵)音系为标准的 。广韵把相同声调的字分为一卷(共有五卷:上平、下平、上、去、入;平声分两卷仅仅是因为平声字太多的缘故,不是后来的阴平阳平) 。同一声调内的同韵字归为一个韵目,各以一个代表字加序号命名,比如上平一东、入声一屋等等 。近体诗押韵遵守《平水韵》,平水韵是对广韵的简单归并,比如广韵二冬三钟合并为平水韵二冬 。近体诗押韵要求一韵到底,不能中途换韵 。
3.诗词要求对仗,指的是两句相对 。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对仗的一般要求是: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 。实词又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其中名词还细分为若干类 。对仗按其工拙分为四类:同一门类的字对仗(比如颜色对颜色,天文对天文)叫做工对,相邻门类的对仗(比如天文对地理)叫邻对,只满足实对实、虚对虚的,叫宽对,对仗用字不在同一位置的,叫错综对 。
4.注重声律的诗家还有五音清浊的讲究,一般是从声母的发声部位角度考虑的,也就是“喉牙舌齿唇”,正如从韵母的声调角度划分可以把字分为平声字和仄声字,同样,从声母的角度,可以把字分为“清音字”和“浊音字” 。声母也用一个代表字表示:“影晓匣喻见溪群疑端透定泥知彻澄娘精清从心邪照穿床审禅帮滂并明非敷奉微来日”,这就是所谓的三十六字母(不过中古音实际声母并不完全是这三十六母,中古音中“照穿床审禅喻”实际上都分两个声母,而“非敷奉微”是集韵时代才从“帮滂并明”里分离出来) 。其中,“影晓匣喻”是喉音,“见溪群疑”是牙音,“端透定泥知彻澄娘来”是舌音,“精清从心邪照穿床审禅日”是齿音,“帮滂并明非敷奉微”是唇音,这就是所谓的五音 。“非敷奉微”属于轻唇音,“帮滂并明”属于重唇音,这就是所谓的“轻重” 。声母又分清浊,包括:全清、次清、全浊、次浊,全清包括“帮非端知精心照审见影晓”,次清包括“滂敷透彻清穿溪”;全浊包括“并奉定澄从邪床禅群匣”,次浊包括“明微泥娘疑喻来日” 。凡属全清次清声母的都是清音字,凡属全浊、次浊声母的都是浊音字 。这就是所谓的“清浊” 。“清浊”之分可以涵盖整个汉字体系,完全可以类比声调划分的“平仄”,因此清浊之分才格外受某些诗词评论家喜爱 。
请大家介绍一本涵盖所有英语语法的语法书
诗歌是最容易演讲的,也是最难演讲的 。
说容易是因为诗歌可以展开想像的翅膀,再加上饱满的激情,容易摆脱理论上的枯燥,说难是因为诗歌理论要和诗歌本身相结合,要形象要生动,我们很难找到全面符合诗歌理论的好诗,而流传的好诗又难以把诗歌理论说得通俗而透彻 。
既然是演讲诗歌,就以优美的诗歌开始,以诗的语言讲说,最后还是以诗的方式结束 。
祝你成功!
古诗词的句子是怎么组合成的?有什么语法规则?

高中英语语法句式讲解
英语中的句子的基本句型有五大:1.主系表 2. 主谓(Vi) 3.主谓(Vt)宾 4 主谓宾+宾补 5. 主谓+间接宾语+直接宾语(解释一下,主语就是动作的执行者,谓语就是要执行的动作,宾语是动作的承受者,宾补是补充说明宾语的状态,系表是解释主语是什么)可以这么说,学好五大句型是学好英语的基础!学好五大句型,就可以自己分析英语中的复合句了 。
那么想搞清楚句子结构,首先要对动词有所了解,动词在句子中是充当谓语的,也只有动词才能充当谓语 。
动词分为以下几类:1.系动词:1)be动词:am, is, are, was, were 2)感官动词:look,hear, sound....(他们翻译为看起来,听起来,....)当然他们也可以作为实义动词 。
3)表变化类的:become, turn, go4) 表持续类的:stay, ramain,...这时你要记住系表结构,系动词之后就是表语!2.实义动词(或称为行为动词):他又分为及物动词(Vt)和不及物动词(Vi)及物动词后可直接跟上宾语,不及物动词不可直接跟上宾语,要加上相应的介词这时你要记住动宾结构和介宾结构,及物动词和介词后就是宾语!3.情态动词:can, must,.... 后面这接接动词原形,这里就不详解了4.助动词:do,did,... 不详解了下面举例:最简单的:I love you. 主谓宾结构 。